2017-06-28 06:33 作者:李先生
控制小麦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要大力推广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草技术,抓好秋播苗期、返青拔节期和穗期“三期”综合治理,全面有效地控制病虫草危害,确保小麦安全优质丰产。一是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有效防治。二是加大抗病虫品种推广力度。推广抗病虫品种是解决多种主要病虫危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种植的小麦品种对赤霉病、叶锈病、条锈病等多种病害抗性较弱,要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选择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三是加强健身栽培,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精耕细作,足墒、精量以及适期播种,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科学浇水,减轻多种病虫草的发生。四是加强检疫工作。严禁调入和使用带检疫对象的种子。加强春季病虫害防治。返青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又一次侵染扩展高峰,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穗期则是麦蚜、吸浆虫、白粉病、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和颖枯病等集中发生期。因此,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采取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施药,可兼治多种病虫,省工省时,效果好。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选用对路药剂混合使用进行防治。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在发病始期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剂50克或15%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60公斤—70公斤;对小麦全蚀病,可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100克或15%粉诱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对水50~80公斤,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顺垄喷浇;防治纹枯病以三唑酮防治效果为最佳,喷洒时期以返青至起身期为防治纹枯病发生的最佳时机,同时拔节期应继续补治,喷药时一般用20%的三唑酮乳油1200~1500mL/hm2,加水量一定要达到60kg/hm2以上,才能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喷洒三唑酮还有控制中后期锈病、白粉病发展蔓延的效果。还可用5%井冈霉素每亩150~200毫升兑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防治,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麦蚜,可每亩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6克或50%辟蚜雾每亩10~2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克、3%啶虫脒乳油15~20克对水50~60公斤喷雾,麦田是多种天敌的越冬场所和早春繁殖基地,保护好麦田天敌不仅有利于控制小麦害虫,而且也是后茬作物害虫天敌的主要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