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杂交稻区1、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一季杂交稻区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肥用量少;
氮肥普遍过量,
钾肥不足;前期
肥料施用偏迟。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2)控制
氮肥总量,适当增加
钾肥用量;(3)调整
基肥与追肥比例,减少后期
氮肥用量。2、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750—800千克/亩,
氮肥(N)19—21千克/亩,
磷肥(P2O5)5.5—7千克/亩,
钾肥(K2O)7—8千克/亩。(2)产量水平700—750千克/亩,
氮肥(N)18—20千克/亩;
磷肥(P2O5)5—6千克/亩;
钾肥(K2O)6—7千克/亩。(3)产量水平700千克/亩以下,
氮肥(N)16—18千克/亩;
磷肥(P2O5)4—5千克/亩;
钾肥(K2O)5—6千克/亩。冷浸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千克。3、施肥时期和基追肥比例
氮肥基肥占30%,分蘖肥占60%,穗肥占10%;有机肥与
磷肥全部作
基肥;
钾肥分蘖肥占40%,穗肥占60%。(二)常规稻区1、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常规稻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机肥用量少;
氮肥施用量偏高,
钾肥不足;后期
氮肥偏多。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用;(2)控制
氮肥总量,增加
钾肥用量;(3)调整基追肥比例,减少后期
氮肥用量。2、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650—700千克/亩,
氮肥(N)12—13千克/亩,
磷肥(P2O5)5—7千克/亩,
钾肥(K2O)6—8千克/亩。(2)产量水平600—650千克/亩,
氮肥(N)10—12千克/亩,
磷肥(P2O5)4—6千克/亩,
钾肥(K2O)5—7千克/亩。(3)产量水平550—600千克/亩,
氮肥(N)9—10千克/亩,
磷肥(P2O5)4—5千克/亩,
钾肥(K2O)4—6千克/亩。冷浸缺锌土壤每亩施用硫酸锌1—1.5千克。3、施肥时期和基追肥比例
氮肥基肥占30—40%,分蘖肥占40—50%,穗肥占10%;有机肥与
磷肥全部作
基肥;
钾肥分蘖肥占30—40%,穗肥占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