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此次公布的2015年第三批农药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中看到,生物农药不合格产品主要是非法添加了氯虫苯甲酰胺、噻嗪酮、马拉硫磷等化学农药成分,或是未检出标注农药成分。如标称山东兴禾作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的4个苦参碱0.5%水剂产品,登记的有效成分苦参碱未检出,却都不同程度检出了马拉硫磷;标称河南省柘城县新威农药有限公司的10余个苏云金杆菌产品,检测出了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虫螨腈、氟虫腈等化学农药成分。分析一下不难看出,不合格产品多为“挂着羊头卖狗肉”,实为化学农药打着生物农药的旗号“借壳上市”。 生物农药中缘何多“李鬼”?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监督处处长刘绍仁向记者分析说,生物农药见效比较慢,而农民则希望农药见效快,另一方面生物农药竞争没有化学农药那么激烈,有的农药生产厂家为了迎合农民的心理需求,就打着生物农药的幌子钻空子。 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会长汪建沃表示,生物农药和其他农资产品一样,套牌、低劣、假冒屡有发生,这和市场大环境有关。一方面,产品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绝大多数农药企业难以谈产品创新,只想找些概念和噱头,另一方面,生物农药市场推广难,产品难卖钱难赚,这也是企业冒险造假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