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斑枯病在大棚内的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成为制约我地芹菜高效优质生产的关键因素。只为害叶片时,损失不大,为害叶柄及茎时,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1.为害症状分为大斑型和小斑型两种类型。病斑上有黑色小点是该病识别的重要特征。1.1大斑型:大斑型一般先发生在老叶上,再向新叶上扩展。叶上病斑圆形,初为淡黄色油浸状斑,后变为淡褐色或褐色,边缘明显,病斑上散生少数小黑点;危害严重时,全株叶片变为褐色干枯状。茎及叶柄受害,病斑均呈长圆形,稍凹陷,中央密生黑色小粒点。 1.2小斑型:小斑型后期病斑中央黄白色或灰白色,边缘聚生有很多黑色小粒点,病斑边缘黄色,大小不等。叶柄或茎部上的病斑为褐色,长圆形稍凹陷,中部散生黑色小点。2.发病条件病原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也可在病残体上越冬。潜伏在种皮内的菌丝可存活1年以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产出分生孢子借风雨、牲畜及农具传播;带菌种子可作远距离传播。2.1环境:在适宜温湿度下,潜育期约为8天;在20-25℃温度和多湿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并能迅速蔓延和流行;白天干燥,夜间有雾,或温度过高过低时,发病重。2.2栽培:重茬地,低洼地发病重;浇水多,排水不良,田间积水,种植过密,土地贫瘠,生长势差,发病出重。3.防治方法3.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2~3年轮作。发病初期应摘除病叶和底部老叶,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并进行深翻。棚室栽培要注意降温排湿,白天控温15-20℃,高于20℃要及时放风,夜间控制在10-15℃,缩小日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应注意排水。 3.2物理防治:种子变温处理。可采用48-50℃温水浸种30分钟,再在冷水中浸20分钟,晾干后播种。3.3药剂防治:重点放在苗期防治。保护地栽培用10%
百菌清烟剂200-250克熏烟,在棚内均匀分布于几个点熏烟,露地栽培可选喷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