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4 07:34 作者:李先生
冬瓜保鲜是延长产品销售时间,缓解淡旺供求矛盾的需要,有再种一茬冬瓜的经济效益,是南县发展冬瓜产业化的一项重要措施。经多年瓜农实践摸索和我办冬瓜大棚保鲜课题组研究,现将操作规程整理如下:
(一)对品种的要求。选用皮厚、心室小,平底,无变形的青杂2、3号和广东三水黑皮冬瓜。
(二)生育期的要求。用于保鲜的瓜在生产上必须采取如下措施:1、选用地势较高的粘性土壤种植;2、保果采用第二杂雌花座的果;3、氮肥用量全生育期不超过 40公斤 ,并在瓜重1— 2公斤 时视营养生长情况追施一次硫酸钾肥(一般10— 15公斤 );4、单瓜重8— 12公斤 为宜;5、严防疫病、蔓枯病、炭疽病、日灼病。
(三)大棚设置。1、选用地势高不受渍的土作棚地;2、大棚座北朝南,宽 6米 ,长 30米 ,棚高 2.2米 ,面积 180平方米 ;3、建棚材料,可选用砼架,竹架,钢管架。棚膜需用 9米 宽、 33米 长的无滴防老化膜。4、设6条垅高 15厘米 的堆放床,床面平整夯实并盖一层农膜。5、采用草帘保温控温。草帘长 9米 ,宽 2米 ,一面要安放一层农膜防雨防雪。6、大棚两端设置 1.2米 高的档风膜,在通风时防止冷风直接伤瓜。
(四)产品进棚前准备。1、大棚四周开好排水沟;2、进瓜前7天每个棚用硫磺 500克 薰一次,闭棚3天,杀虫灭菌。3天后白天揭起两端棚膜通风,晚上闭棚,连续3天;3、进棚前2天对瓜喷施一次保鲜剂。
(五)产品进棚时间。产品进棚时间大约在寒露风过后一个月左右,约10月中下旬,其原则是打霜前10—15天。
(六)产品进棚后的管理。1、控温控湿。棚内保鲜温度控制在3— 12℃ ,棚内温度控制在60—70%;棚内温度的高低由复盖草帘调控,过低交揭帘季光升温,过高要盖帘并通风降温。湿度控制主要措施是利用晴天的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揭起大棚两档的棚膜通风除湿。阴雨天,气温在 3℃ 以下时不宜通风。2、对温度和湿度要勤观察。3、产品进棚时要轻搬轻放,不能损伤瓜的表面。4、发现棚内有烂瓜要及时搬出棚外。4、保鲜时间90—130天。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