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4 07:21 作者:李先生
近日,连续阴天,秋雨连绵不断,气温偏低。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正是大棚黄瓜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有利时机。病害一旦发生,蔓延迅速,损失严重,望菜农高度警惕,积极预防。 一、发病条件:黄瓜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病害。在低温(18-23℃)、高湿(相对湿度95%以上),特别在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发病。如果种植过密、光照不足、定植后浇水过早、大水漫灌、排水不良等容易发病。特别是近日连续阴雨、低温寡照,更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体。收获后期彻底清除残枝落叶和病株残体,然后喷施土壤消毒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并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杀灭病源,减少棚内初侵染源。及时摘除黄瓜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病花、病果,带出棚外集中深埋或烧掉,减少再侵染的病源。 2、加强管理。进行高畦覆膜栽培,膜下暗灌,可以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叶片表面结露和叶缘吐水时间,降低病菌的侵染机会。小水勤浇、薄肥勤施,避免大水漫灌,阴天不浇水,防止空气湿度过高。清除棚室薄膜表面尘土,增强光照。 3、调节温湿度,控制病害发生。灰霉病在气温高于25℃后发病明显减轻,高于30℃不发病。因此当灰霉病发生时,可适当提高棚内温度到31-33℃,超过33℃开始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降至20℃时关闭风口,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 4、烟雾剂熏蒸。在阴雨天的傍晚,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或20%百速烟剂,每亩用药250-350克,分放5-6处,暗火点燃,立即密闭烟熏一夜,次日早晨通风,预防灰霉病的发生。 5、药剂防治。灰霉病发生时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41%聚砹嘧霉胺8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粉剂10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于晴天上午喷雾,喷药后要及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注意混合用药、交替用药,以减轻病害抗药性,提高药效, 6、粉尘法防治。为防止喷雾会增大棚内湿度,利于病害发生,可用喷粉法施药。于傍晚用喷粉器喷撒10%速灭克粉尘剂,或5%百菌清粉尘剂,或10%杀霉灵粉尘剂,或6.5%甲霉灵粉尘剂等,每亩用药1公斤,喷完后密闭棚室一夜,到第二天日出前后,根据棚温高低再进行通风。隔7-10天喷一次,要交替用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