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土壤耕层浅对小麦产量潜力发挥的影响,今秋小麦播种时,应坚持深耕与旋耕相结合,以提高整地质量。 先深后旋整地有道 针对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高产地块,一般要尽量扩大机械深耕面积。土层深厚的高产田,耕深应达25厘米左右,中产田23厘米左右,耕作层较浅的地块要逐年增加耕深。深耕作业前要对玉米根茬进行破除作业,耕后用旋耕机进行整平并进行压实作业。为减少开闭垄,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选用翻转式深耕犁,并配备合墒器,以提高耕作质量。同时在有条件地区大力示范推广集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于一体的深松整地播种一体机,以便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及时耙耢所耕地块 秸秆还田和旋耕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悬松,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造成穗数不足,降低产量,所以必须耕翻后尽快耙耢、镇压2~3遍,以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又可使耕层紧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出苗整齐健壮。打埂筑畦便于管理 小麦种植过程中,实行畦田化栽培,有利于浇水和节省用水。筑畦的大小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农机农艺及下茬玉米种植的要求。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尽量要采用大畦,水浇条件差的采用小畦。畦宽1.65~3米,畦长80米左右,畦埂40厘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