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在全国柑橘种植区普遍发生,以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发生较重。涟源作为湖南柑橘适宜主栽区之一,柑橘溃疡病发生面积约为500亩,以七星、湄江等桔场其发生危害相对较重,对柑橘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有效防治柑橘溃疡病,促进我市柑橘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防控技术 1、全面加强普查摸底和检疫工作,选用无毒的繁殖材料,严禁带病砧木、接穗和果实进入无病区。 2、注意及时做好清园工作,铲除并销毁病枝、病叶和病果。尤其在春、秋梢期的新梢抽出前,先把病枝、病叶尽量清除,病斑很多的大枝条也要剪除,集中烧毁。坚持做到先清园,才放新梢。 3、加强田间栽培管理,不偏施
氮肥,增施
钾肥。 4、做好潜叶蛾、凤蝶幼虫的防治,预防溃疡病病菌从潜叶蛾、凤蝶幼虫取食造成的伤口侵入植物组织,引发该病。 5、喷药保护。应按幼龄树和结果树不同而区别对待。苗木及幼龄树以保梢为主。结果树以保护幼果为主,保梢为辅。保护新梢应在萌芽后20~30天(梢长1.5~3厘米)时,喷第一次药,叶片转绿期(萌芽后50~60天)喷第二次药。保护幼果在谢花后20天、35天和50天各喷药一次。台风雨前后应及时喷药,以保护幼果及嫩梢。目前常用药剂有0.5%~0.8%倍量式
波尔多液(硫酸铜0.5~0.8千克,石灰1~1.6千克,水100千克)、77%
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00倍液、或27.12%碱式硫酸铜(铜高尚)悬浮剂500倍液铜制剂等
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