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桑螟

2017-05-12 11:51 作者:李先生  

  

桑螟的学名

Diaphania py10alis (Walker) 鳞翅目,螟娥科。别名桑绢野螟。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分布江苏、浙江、四川、山东、台湾、安徽、江西、湖北、广东、贵州植桑区。

桑螟的寄主

桑。

桑螟的为害特点

夏秋季幼虫吐丝缀叶成卷叶或叠叶,幼虫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残留叶脉和上表皮,形成透明的灰褐色薄膜,后破裂成孔,称“开天窗”。其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质量。9—10月因该虫为害致桑叶枯黄,影响秋季饲蚕或引发蚕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l0mm,翅展20mm,体茶褐色,被有白色鳞毛,呈绢丝闪光,头小,两侧具白毛,复眼大,黑色,卵圆形,触角灰白色鞭状。胸背中间暗色,前后翅白色带紫色反光,前翅具浅茶褐色横带5条,中间l条下方生1白色圆孔,孔内有1褐点。后翅沿外缘具宽阔的茶褐色带。卵长0.7mm,扁圆形,浅绿色,表面具蜡质。末龄幼虫体长24mm,头浅超色,胸腹部浅绿色,背线深绿色,胸部各节有黑色***,***上生刚毛l一2根。蛹长11.0mm,长纺锤形,黄褐色。胸背中央具隆起纵脊,末端生细长钩刺8根。

桑螟的生活习性

山东年生3—4代,贵州3—5代,江苏、浙江、四川年生4—5代,广东顺德6—7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蛆孔等处越冬。广东湛江年生10一11代,台湾10代,世代重叠,无明显越冬现象。三代区翌年春天化蛹,各龄幼虫盛发期分别为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下旬,第3代为害重,老熟幼虫于9月下旬一10月上旬蛰伏越冬;四代区各代幼虫发生盛期为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其中以4代为害重。成虫有趋光性,把卵产在梢端叶背,常2—3粒沿叶脉产在一起。卵期28天,幼虫期12—19天,蛹期5—27天。夏、秋季多湿利于虫卵孵化,为害重。天敌有广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守子茧蜂等。

桑螟的防治方法

(1)用束草或堆草诱集越冬老熟幼虫。

(2)秋、冬季及时捕杀落叶、裂缝或建筑物附近的越冬幼虫,夏季及时捕杀初孵幼虫,必要时摘除受害叶。

(3)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4)药剂防治山东一带三代发生区,江苏、浙江四代发生区,要注意防治第3代和第4代。在幼虫2龄末期尚未卷叶前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60%双效磷乳油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5)受害重的蚕区应在晚秋蚕后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敌杀死乳油6000倍液,进行多种害虫的普治效果明显。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白霉病 下一篇:棉花棉铃曲霉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