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白霉病

2017-05-12 11:50 作者:李先生  

  

棉花白霉病症状

在各棉区棉花生长中后期发病。初在单个叶脉网间现直径3-4mm白斑,后变为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叶片正面为浅绿色至黄绿色,叶背对应处生出很多白霜状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

棉花白霉病病原

Ramularia areola Atk.称白斑柱隔孢或棉柱隔孢,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无色,成束地从叶背气孔中伸出,多在基部分枝,顶端具齿状突起,具隔膜,大小23-70×4-6(μm);分生孢子长圆形,两端突然尖削,有1-3个隔膜,大小14-35×3.5-5.0(μm),无色。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 areola (Atk.) Ehrl. et Wolf称网孢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很难见到。

棉花白霉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引起初侵染。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不断地进行再侵染。气温25-30℃、多雨高湿利于该病扩展和蔓延。

棉花白霉病防治方法

(1)采收后及时病残体,深埋或沤肥。

(2)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 如BJA592、Acala1517RR等。

(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700倍液,隔7-10天1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褐斑病 下一篇:桑螟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