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大豆灰星病

2017-05-12 07:05 作者:李先生  

  

大豆灰星病在我国发生比较普遍,对大豆叶危害极大,且能在病株残体上越冬,严重者会造成叶片枯死,大量减产。

大豆灰星病症状

大豆灰星病在叶上产生圆的或不规则形病斑,起初淡褐色,后期灰白色,周围有—较细的暗褐色边缘;病斑内有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有些病斑破裂成孔。病害亦常从边缘开始发病,病斑常汇合并围有一共同的褐色圈。条件适合或在高感病品种上,病害发展极其迅速,自叶片边缘先呈青色水浸状,然后变褐,再变灰白色,内有—堆堆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周围亦有—褐色圈,此种病斑可迅速扩展至半个或大半个叶片;严重感染的叶片提早脱落。茎、叶柄和荚亦受感染。茎和叶柄上病斑长条形,浅灰色至黄褐色,有一窄的褐色或紫褐色边。荚上病斑圆形,周围有红色边缘。

大豆灰星病病原与发生规律

Phyllosticatasojaecola属半知菌亚门。病菌在病残株及病种上越冬,来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大豆灰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来年环境适合,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在寄主感病、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在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发病重,可引起早期落叶。

大豆灰星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大豆收获后及时田间的病株残体。与禾本利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种子处理: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拌种。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大豆灰星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大豆灰星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豆病毒病 下一篇:油菜萎缩不实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