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西葫芦性叶枯病

2017-05-11 21:53 作者:李先生  

  西葫芦性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柄和幼茎。幼叶染病,病斑出现在叶面现黄化区,但不大明显,叶背面出现水渍状小点,后病斑变为黄色至黄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1~2毫米,病斑中间半透明,斑四周具黄色晕圈,菌脓不明显或很少,有时侵染叶缘,引致坏死。苗期生长点染病,可造成幼苗死亡,扩展速度快。幼茎染病,茎基部有的裂开,棚室经常可见但为害不重。

西葫芦性叶枯病病症简介

  中文名:西葫芦、黑皮西葫芦性叶枯病

  英文名:SummersquashandBlack—skinsummersquashbacterialleafspot

  病原中文名:油菜黄单胞菌黄瓜叶斑病致病变种

  病原拉丁学名:Xanthomonascampestrispv.cucurbitae(Bryan)Dye

  病原分类地位:

  病害类型:

  主要危害作物:西葫芦、黑皮西葫芦

  主要为害部位: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叶柄和幼茎。

西葫芦性叶枯病病原形态特征

  Xanthomonascampestrispv.cucurbitae(Bryan)Dye称油菜黄单胞菌黄瓜叶斑病致病变种。菌体两端钝圆杆状,大小0.5×1.5微米,极生一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5~28℃,36℃能生长,40℃以上不能生长,耐盐临界浓度3~4%。对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海藻糖、纤维二糖氧化产酸。不能还原硝酸盐,接触酶和卵磷脂酶阳性,氧化酶和脲酶阴性,水解淀粉和七叶灵,能液化明胶。石蕊牛奶呈碱性。

西葫芦性叶枯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播蔓延。该菌在土壤中存活非常有限。此病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均有发生。棚室保护地常较露地发病重。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西葫芦性叶枯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西葫芦性叶枯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西葫芦褐斑病 下一篇:西葫芦灰霉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