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南方锈病

2017-05-11 01:07 作者:李先生  

  

海南省、台湾省有分布,但近年来北方局部地区也有大面积发生,有向北蔓延的趋势。病原菌产生夏孢子,随风雨传播,辗转危害,病原菌不能脱离寄主植物而长期存活。症状与普通锈病相似,在叶片上初生褪绿小斑点,很快发展成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即病原菌夏孢子堆。

玉米南方锈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玉米南方锈病

病原中文名:多堆柄锈

病原拉丁学名:PucciniapolysoraUnderw.

病原分类地位: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属

病害类型:

主要危害作物:玉米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地理分布:海南省、台湾省有分布,但近年来北方局部地区也有大面积发生,有向北蔓延的趋势。

玉米南方锈病-为害症状

症状与普通锈病相似,在叶片上初生褪绿小斑点,很快发展成为黄褐色突起的疱斑,即病原菌夏孢子堆。与普通锈病不同的症状特点主要有,夏孢子堆生于叶片正面,数量多,分布密集,很少生于叶片背面。有时叶背出现少量夏孢子堆,但仅分布于中脉及其附近。夏孢子堆圆形、卵圆形,比普通锈病的夏孢子堆更小,色泽较淡。覆盖夏孢子堆的表皮开裂缓慢而不明显。发病后期,在夏孢子堆附近散生冬孢子堆。冬孢子堆深褐色至黑色,常在周围出现暗色晕圈。冬孢子堆的表皮多不破裂。

玉米南方锈病-传播途径

病原菌产生夏孢子,随风雨传播,辗转危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发生多次再侵染,使病株率和病叶率不断升高,由点片发展到普遍发病,在适宜条件下,严重度剧增,造成较大危害。高温(27℃)、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适于南方锈病发生,多发生于南方和低海拔地区。玉米南方锈菌也是专性寄生菌,病原菌不能脱离寄主植物而长期存活。夏孢子可随气流远距离传播,进行异地菌源交流。

玉米南方锈病-发病条件

玉米品种和自交系问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据陈翠霞等接菌鉴定,自交系齐319高抗,178中抗,107和1145中感,478、9801、丹340、黄早四、黄C、鲁原92等高度感病。郑单14、掖单13、掖单12等品种感病,苏玉9号、丹玉13、苏玉1号等品种发病较轻。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方法,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玉米南方锈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性褐斑病 下一篇:玉米疯顶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