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玉米性褐斑病,在叶片上,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大为黄褐色的椭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浅褐色。病斑大小为2~8mm。
中文名:玉米性褐斑病
病原中文名:丁香假单胞杆菌丁香变种
病原拉丁学名:Pseudomonassyringaepv.syringaeVanHall
病害类型:
主要危害作物:玉米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在叶片上,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大为黄褐色的椭圆形病斑,病斑边缘浅褐色。病斑大小为2~8mm。
在气候温暖、多雨时,病害发生严重。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种植在发病地区表现抗病的品种。
轮作:在病害严重发生的地区,可以与非禾谷类作物实行轮作。
减少菌源:秋收后,及时田间的植株病残体。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玉米性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玉米性褐斑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