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2017-05-09 16:22 作者:李先生  

耕种帮解答:


  

  玉米长到中后期,有纹枯病、穗腐病、青枯病和钻心虫、蚜虫等病虫害危害,防治措施一定要跟上:

  1.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该病主要为害玉米的叶鞘、果穗和茎秆。

  发病初期,亩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毫升或者枯草芽孢杆菌100克喷雾防治。注意要将药液喷在发病部位,即植株中下部。

  2.穗腐病

  

  玉米穗腐病主要在果穗和籽粒上发病,被害果穗顶部或中部变色,并出现粉红色、蓝绿色、黑灰色或暗褐色、黄褐色霉层。

  药剂防治措施:抽穗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隔7天再喷1次。

  3.青枯病

  

  青枯病又叫茎腐病或茎基腐病,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高峰期,常发生在暴风雨过后。

  药剂防治措施:在发病严重地块,用25%叶枯灵或2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加25%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施。

  4.玉米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有的也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药剂防治措施: 明德立达明润丰 +吡唑醚菌酯 明润丰中戊唑醇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吡唑醚菌酯为新型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两者复配对玉米大斑病具有良好的和保护效果。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首次施药,共施药1-2次,间隔7-10天,全株均匀喷雾。

  5.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玉米钻心虫,是多食性害虫。对玉米的主要为害为幼虫蛀入玉米主茎或果穗内,使玉米主茎折断,造成玉米营养供应不足,授粉不良,致使玉米减产降质。

  药剂防治措施:(1)亩用20%三唑磷乳油75―100毫升,拌成毒土后施入心叶;三唑磷还可用500~800倍液喷雾。(2)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20%甲氰菊酯1000―2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2000―4000倍液,40%氰戊菊酯4000倍液灌心或喷雾,或用20%除虫脲1000―2000倍液喷雾。

  6.蚜虫

  

  玉米蚜虫在玉米孕穗期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为害。蚜虫边吸食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密露,覆盖叶面上的密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玉米蚜虫为害高峰期是在玉米孕穗期,喷药防治比较困难。

  当每10株玉米平均蚜量500头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雾。

  7.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6月中下旬进入上苗盛期,7、8月份为为害盛期,先在玉米田点片发生,遇适宜的气候条件将迅速蔓延全田。

  药剂防治措施:哒螨灵药剂喷雾中下部叶片;同时还可采取每亩用1―1.5公斤甲拌磷颗粒剂或甲拌磷乳油拌适量细砂隔行均匀撒于玉米行间。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请多多关注耕种帮。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红薯怎么种植产量高?红薯的种植方法? 下一篇:泡菜与辣椒的腌制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