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小麦赤霉病

2017-04-26 02:12 作者:李先生  

  

  【病害介绍】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麦穗上,造成整穗或部分小穗腐烂。多雨和潮湿天气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也正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赤霉病。这种病害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北的三江平原发生十分严重。病害一方面造成枯白穗,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另一方面由于病菌分泌的毒素对人体有害而限制了食用性价值,病粒率高于4%的小麦则不能收购。
  
  【特别提示】要有效地防治赤霉病,就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首先,小麦赤霉病病菌只能在小麦扬花、灌浆期侵染部分小花,然后扩展到整穗。刚才说病穗上产生的粉红色霉固然可以传播病害,但作用不大。真正能够引起病害的是一种叫做子囊孢子的传播体,它们是从上一年遗留下来的病残体上产生的,包括病麦穗、稻桩和玉米秸秆。近些年,赤霉病在北方有所增加可能和小麦—玉米轮作制有关。其次,它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只有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有大量病菌时,病害才可能大发生。由于年年都会存在大量的病菌,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的天气,特别是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就决定了赤霉病发生的轻重。
  
  【防治技术】简单地说,防治赤霉病,一要搞好田园卫生,清除玉米、小麦秸秆,特别是小麦—玉米轮作田,一定要及早翻耕灭茬。二要加强预测,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喷药保护。过去多用25%多菌灵可施性粉剂每亩150~200克,或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70~100克/亩。由于连续使,部分地区的病菌已经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最近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提出可以使用戊唑醇咪鲜胺多菌灵混配或轮换使用。具体计量为:50%咪鲜胺锰盐、50%咪鲜胺锰络合物1000~2000倍液、25%戊唑醇乳油2500倍液。如果使用其他剂型,如6%戊唑醇微乳剂、45%扑霉灵乳油,可以按有效成分浓度配置药液。复配的药剂如42%苏康1号可湿性粉剂和36%田茂可湿性粉剂。一般掌握在小麦抽穗率到10%时喷药,如预报有雨,可抢雨前打药。由于南方小麦抽穗扬花期经常下雨,要抢晴天防治。根据当地小麦抽穗整齐程度和天气状况,有些地方要间隔7天,连续防治2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综合措施助桃树克服再植障碍 下一篇:香蕉的贮藏及保鲜措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