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草地螟

2017-03-02 17:36 作者:李先生  

报检受害植物:玉米

报检受害类型:虫害

检测认定:草地螟

中文名称:草地螟

中文别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网锥额蚜螟、螺虫、罗网虫

拉丁学名:LoxostegesticticalisLinnaeus

纲:昆虫纲

目:鳞翅目

科:螟蛾科

主要天敌:

主要寄主:小麦、燕麦、马铃薯、玉米、高粱、亚麻、豆类、向日葵、棉花、瓜类、甜菜、菜籽、胡萝卜、蔬菜、藜科、蓼科、菊科杂草和牧草。

地理分布:吉林、内蒙古、河北、北京、山西、陕西、江苏、宁夏、青海;甘肃

传播方式:迁飞、迁移

危害部位:叶片、幼荚

防治指标:不详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长大后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仅留叶脉,使叶片呈网状。大发生时,也危害花和玉米穗

形态特征:

成虫:为灰褐色蛾子,体长8~12毫米,翅展18~20毫米。前翅灰褐色,生有暗褐色斑,缘有淡黄色条纹,中室内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黄白色斑。后翅灰色,近翅基部较淡,沿外缘有两条平行的黑色波纹。静止时两前翅叠成三角形
卵:粒椭圆形,长0.8~1.0毫米,宽0.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

卵:散产或2~12粒构成覆瓦状卵块。
老熟幼虫:体长19~2l毫米,头部黑色有白斑,胸、腹部黄绿色或灰绿色,体背面与侧面有明显的暗色纵行条带,带内有黄绿色波状细纵线,腹部各节有刚毛肉瘤,毛瘤部黑色,有两层同心的黄白色圆环(图2—13)。
蛹:体淡黄色,长14毫米左右,生于茧内。茧丝质、袋状,长30~40毫米,宽3~4毫米。茧上端有孔,茧外粘附有细砂粒。

生活习性:

在我国北方,一年发生1~4代,因地而异。以老熟幼虫在土内吐丝作茧越冬,翌年春季化蛹和羽化。在华北北部和东北地区,越冬代成虫多在5月中下旬出现,6月上中旬盛发。一代幼虫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幼虫期20天左右,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严重危害时期。7月中旬至8月份一代成虫盛发,二代幼虫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发生,幼虫期17~25天,此后大部分陆续入土越冬。
成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群集,趋光性强。成虫喜食花蜜,多在嫩绿多汁的阔叶杂草或作物叶片背面产卵。卵单产或3~5粒成覆瓦状排列。在距地面2—8厘米的叶片上产卵最多。
草地螟成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黄昏后遇到适宜条件可大量起飞,上升到50~70米的高度,随气流迁移到200~300千米以外的地方。因而草地螟群体数量常有剧烈变动,出现蛾量突增、突减现象。
幼虫有5龄,食性很杂,有吐丝结网习性,1—3龄虫群栖,3龄时3~4头幼虫结一个网,4龄末和5龄时常单独结网,分散取食。老熟后入土深4~9厘米,结茧化蛹。幼虫活泼,遇到惊扰后即扭动逃离,大发生时可成群迁移。

4~5月份的第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油菜。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危害大豆。成虫有群集性,对多种光源有很强的趋性,尤其对黑光灯趋性更强。卵多产在黎科、菊科和茄科等植物上。幼虫4、5龄期食量较大,占幼虫总食量的80%以上。

发生规律:

连作地、田间几四周杂草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氮肥使用过多或过迟;栽培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施用的农家肥未充分腐熟;上年秋冬温暖、干旱、少雨雪,翌年温暖、多湿或多雨气候,有利于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及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提倡轮作,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

(3)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

(4)大田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或移栽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

(5)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培育壮苗,有利于减轻虫害。

(6)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抗虫能力。

(7)合理密植,及时剪除空枝、顶心、边心、老叶,拔除病株重度虫伤株,减少害虫产卵地方,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二、物理防治:

诱杀成虫:

(1)利用成虫多在禾谷类作物叶上产卵习性,在豆田插谷草把或稻草把,667m260-100个,每5天更换新草把,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

(2)利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三、生物防治:

喷施生物制剂:

100亿孢子/g杀螟杆菌粉剂400~600倍液

32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100亿个/g青虫菌粉剂500~1000倍液

四、化学防治:

(1)用糖醋盆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一)拌种剂:50%辛硫磷乳油50—100倍液,再加入适量防病药剂拌种

(二)喷施药剂:

2.5%敌百虫粉剂1.5~2kg/亩

3%混灭威粉剂1.5~2kg/亩

2%杀螟松粉剂1.5~2kg/亩

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

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

2.5%鱼藤精乳剂600~800倍液

5%西维因400倍液

25%快杀灵2号1000倍液

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

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

棉铃虫核多角病毒1000倍液

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

3.5%锐丹乳油1000—2000倍液

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

24%美满悬浮剂2500-3000倍液

52.25%农地乐乳油1000—2000倍液

15%禾邦微乳剂400—500倍液

20%农家乐乳油400倍液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白脉粘虫 下一篇:棉花赤须盲蝽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