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检植物名称:棉花报检受害类型:虫害检测认定:丝大蓟马中文名称:丝大蓟马中文别名:豆花蓟马拉丁学名:Megalurothripssjostadti(Trybom)纲:昆虫纲目:缨翅目科:蓟马科主要天敌:小花蝽、中华微刺盲蝽等。地理分布:福建、河南、河北、湖北、宁夏、内蒙古等地。主要寄主: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类、茄子、辣椒、空心菜等。危害部位:叶片传播方式:迁飞、扩散、气流、随花卉和蔬菜等调运远距离传播防治指标:(不详)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危害症状:成、若虫锉吸心叶、嫩稍、嫩叶、花及幼果汁液,受害叶变硬或缩小,节间缩短,植株生长缓慢,致棉花叶片发黄枯萎,叶片、花蕾、幼铃脱落。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4~1.5毫米。体暗褐色,触角第3节黄色,其余节暗褐色,跗节黄色。前翅淡灰色,中央具一宽的暗褐色带,顶端暗褐色。触角第8节长为第7节长的2倍以下。单眼间鬃长,位于三角形连线外缘。前胸背板前角各具1根长鬃,后角各具2根长鬃。前翅上脉基中部具11~14根鬃,端鬃2根;下脉鬃12~13根。前足胫节顶端内侧有刺。腹部2~8背板近前缘有一稍宽的黑色横纹,第5~8背板两侧无微弯梳,第8背板两侧气孔附近有少量微毛,后缘梳不完整。生活习性:年生10多代,热带地区年生20多代,在温室可长年发生。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3月初开始活动为害。成、若虫为取食时,用口器锉碎植物幼嫩部位吸取汁液。该蓟马食性很杂,在不同植物间常可相互转移危害。高温干旱利于此虫大发生,多雨季节发生少。借风常可将蓟马吹入异地。发生规律:连作地、田间几四周杂草多;氮肥使用过多或过迟;栽培过密、,株行间通风透光差;施用的农家肥未充分腐熟;上年秋冬温暖、干旱、少雨雪,翌年高温、干旱,有利于虫害的发生与发展。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杀灭虫源。(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3)选用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4)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6)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7)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加强管理,培育壮苗,有利于减轻虫害。(8)使用遮阳网可减少受害。(9)气侯干旱时,采用浇跑马水的方法灌溉。二、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和释放天敌小花蝽、中华微刺盲蝽等。三、化学防治: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35%伏杀磷乳油1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4000倍液35%赛丹乳油20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4%多虫清乳油2000倍液40%七星宝乳油600~8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600~800倍液98%巴丹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4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