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检植物:菠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菠菜根腐病
中文名称:菠菜根腐病
中文别名:菠菜立枯病
病原中文名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
病原分类地位: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无孢目、无孢科、丝核菌属,
有性态为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胶膜菌目、亡革菌属.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寄主:菠菜,冬瓜等
危害部位:根
传播因子:种子、病残体
防治指标:发病初期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症状:
刚出土幼苗染病,子叶开始萎蔫,后植株从根际处倒伏或枯死;大苗染病,下部叶片黄化,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主根呈黑褐色腐烂,致植株逐渐干缩枯死、倒伏在土面上。
病原形态特征:
RhizoctoniasolaniKühn.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无孢目、无孢科、丝核菌属真菌。其有性态为真菌界、担子菌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胶膜菌目、亡革菌属。该菌可分做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一4、Bsp一5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菌,AG2—2引起根腐病,AG2—2担孢子还可引起叶枯病。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其菌丝形态与一些子囊菌、担子菌非常接近,该菌有菌丝融合现象。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我国已发现并建立了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一4是引起黄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纹枯病的优势菌群,是个重要菌群。寄主广泛,引致多种作物病害。AG一4菌丝融合群的菌株根据菌核形态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盐基序列同源性又分为AG一4HG—I、AG一4HG—Ⅱ两亚群,前者在PDA培养基上形成菌核为暗褐色,后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立枯丝核菌分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以上的细胞核,菌丝较大型,直径约6~10微米,其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质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产生的担子桶形至亚圆筒形,比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一些,担子具3~5个小梗,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4.5~5.5微米,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在担子上形成2次担子。立枯丝核菌是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紧密地和菌丝密集而形成菌丝结。菌丝融合群不同,在形态、病理、生理和生态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于各融合群的致病特异性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
浸染循环: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发病因素:
(1)高温多湿利于发病;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或土壤含水量大、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用易感病种子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畦面施一层农家肥、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改良土壤,减少病源和虫源。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或大雪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6)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8)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9)高温干旱时应科学浇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二、生物防治:
发病时浇灌: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
三、化学防治:
(一)种子灭菌:
(1)浸种剂: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
(2)拌种剂: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粉剂或0.2%的40%拌种双拌种、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二)喷施药剂:
(1)苗期喷施植宝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
(2)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杀灭蚜虫、灰飞虱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
(3)发病初期喷淋:
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
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
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
15%消灭灵(代铜制剂)水剂600倍液
45%土菌消水剂450倍液
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三)猝倒病、立枯病混合发生时:
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也可试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灵混剂。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四)药土:
百菌清或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克线丹{或米乐尔颗粒剂}1份+干细土50份充分混匀,发病重的田块,播种后用药土覆盖,发病时用药土围根。
(五)熏烟剂{保护地用}:
10%速克灵烟剂或一熏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按说明书使用。
本站声明:本检测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承诺与责任。如需确认,请与当地植保站联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