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白菜白锈病

2017-03-01 01:40 作者:李先生  

  

  报检植物:白菜

  报检类型:病害

  检测认定:白菜白锈病

  中文名称:白菜白锈病

  中文别名:

  病原中文名称:大孢白锈菌白锈菌

  病原分类地位:藻物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白锈菌科、白锈菌属

  病害类型:真菌

  地理分布: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中国的西南、青海、江苏、浙江、上海、长江中下游流域、沿海潮湿地区发生普遍。

  主要寄主:油菜、白菜、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

  危害部位:叶、茎、角果

  传播因子:种子、病残体、采种株

  防治指标:初见病叶或有发病中心时

  检疫地位:非检疫对象

  危害地位:白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如和霜霉病并发时可减产37%左右。

  危害症状:

  病叶初期在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点,后变黄色,相应的叶背长出有光泽的白蜡状小疮斑点,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孢子囊),后期病叶枯黄。该病常常和霜霉病在同一植株上并发,病菌危害油菜花薹,引起肿胀弯曲成“龙头拐”状,故称“龙头病”。花器受害肥大,花瓣变成绿色,低温、多湿适宜病菌的萌发和侵入。

  病原形态特征:

  Albugomacrospora(To-gashiIto称大孢白锈菌;Albugocandida(Pers.)Kuntze.称白锈菌,均属藻物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白锈菌科、白锈菌属真菌。该菌菌丝无分隔,蔓延于寄主细胞间隙。孢子囊梗短棍棒状,其顶端着生链状孢子囊。孢子囊卵圆形至球形,无色,萌发时产生5~18个具双鞭毛的游动孢子。病菌大小15~27×13~25(μm)。卵孢子褐色,近球形,外壁有瘤状突起。孢子囊萌发最适温10℃左右,最高25℃,侵入寄主最适温度为18℃。

  浸染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夏,据试验每克油菜种子中有卵孢子6~41个,多者高达1500个,把卵孢混入油菜种子中播种,发病率大幅度提高,且多引起系统侵染,产生龙头拐症状。越夏的卵孢子萌发产出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侵染油菜引致初侵染。在被侵染的幼苗上形成孢子囊堆进行再侵染。冬季则以菌丝和孢子囊堆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升高,孢子囊借气流传播,遇有水湿条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萌发侵染油菜叶、花梗、花及角果进行再侵染,油菜成熟时又产生卵孢子在病部或混入种子中越夏。白锈菌产生孢子囊适温8~10℃,萌发适温7~13℃,低于0℃或高于25℃一般不萌发,湿度要求95%~100%。潜育期约12天,一般19~22天。病斑显症至散出孢子囊约5天。气温10℃时孢子囊需经7天破裂,18~20℃只需5天。生产上气温18~20℃,连续降雨2~3天孢子囊破裂达到高峰。云南在4~6片真叶的10月中旬~11月下旬及抽薹至盛花期出现2个高峰期。上海2~4月降雨量大雨日多发病重。

  发病因素:

  (1)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3)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

  (4)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低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育苗移栽或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6)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7)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8)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9)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二、化学防治:

  (1)拌种剂:

  用种子重量1%的35%瑞毒霉或甲霜灵拌种,可减轻该病的发生。

  (2)发病初期喷施:

  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可兼治油菜白斑病。

  20%粉锈灵乳油1000~1200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6%露克星悬浮剂600~700倍液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白菜花叶病毒病 下一篇:白菜白粉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