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燕麦叶斑病

2017-02-21 00:10 作者:李先生  

燕麦叶斑病基本信息

中文名:燕麦叶斑病别名:条纹叶枯病

病原中文名:燕麦德氏霉,有性态称燕麦核腔菌

病原拉丁学名:Drechsleraavenae(Eidam)Shoemaker=Helminthosporiumavenae(Eidam)有性态为PyrenophoraavenaeEidamItoetKurib.有性态为PyrenophoraavenaeEidamItoetKurib.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燕麦

主要为害部位: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

地理分布:分布在中国各燕麦产区。

燕麦叶斑病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灰绿色,大小1~2×0.5~1.2(mm),后渐变为浅褐色至红褐色,边缘紫色。病斑四周有一圈较宽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继续扩展达7~[1]25×2~4(mm)系不规则形条斑。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从叶尖向下干枯。在中国南方燕麦区,该病常与锈病混合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

燕麦叶斑病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1~4根,单生或丛生,具3~8个隔膜,大小65~210×8~12(μm);分生孢子圆柱状,两端圆,浅黄褐色,具3~9个横隔膜,脐明显内凹,大小65~130×15~20(μm)。子囊座烧瓶状,埋生在表皮下,外壁常附生分生孢子梗。子囊棍棒状,大小250~400×35~45(μm),内含2~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圆形,具3~6个横隔膜,1~4个纵隔膜,浅黄褐色,大小45~70×15~25(μm))。

燕麦叶斑病传播途径

云南、贵州一带病菌以孢子囊、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上或病种子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从幼嫩组织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燕麦叶斑病发病条件

土温低、湿度高,苗期易发病,生长期天气潮湿发病重。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蚕豆美洲斑潜蝇 下一篇:燕麦锈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