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十四点负泥虫

2017-02-20 21:42 作者:李先生  

十四点负泥虫属鞘翅目,负泥虫科。别名,芦笋叶甲,细颈叶甲。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北、山东等地。

十四点负泥虫形态特征

成虫长椭圆形,长5.5~6.5毫米,宽2.5~3.2毫米,体棕黄色或红褐色,并具黑斑,头前段、眼四周、触角均为黑色,其余褐红色。头部带黑点,触角11节短粗。前胸背板长略大于宽,前半部具1字型排列的黑斑4个,基部中央1个,小盾片黑色舌形,每个鞘翅上具黑斑7个,其中基部 3个,肩中部2个,后部2个。体背光洁,腹部褐色或黑色。幼虫寡足型,初孵化时,虫体灰黄色至绿褐色,头、胸足、气孔黑色。2龄后乳黄色。老熟幼虫体长6 毫米,腹部肥胖隆起,体暗黄色光亮,3龄幼虫以后,头胸部变细,腹背隆起膨大,肛门在背面,体外常具泥状粪便,故名14点负泥虫。离蛹长5~6毫米,宽 2.2~2.9毫米,鲜黄色,可见触角、足、翅等。土茧椭圆形。

危害特点

成、幼虫啃食芦笋嫩茎或表皮,导致芦笋植株畸形或食成光杆对绿笋危害***重。危害成茎时常啃食其嫩皮,破坏输导组织,造成芦笋植株变矮畸形或分枝,拟叶丛生,严重的可使被害株干枯而死。

十四点负泥虫发生规律

在山东、华北一年发生3~4代,以成虫在笋盘四周的土下和残留在地下的枯茎里越冬。越冬成虫翌春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活动,4 月中旬产卵。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成、幼虫***次为害高峰期。一代发生于5月中旬至7月下旬,6月中旬进入卵孵化盛期,7月初为幼虫危害第二高峰期。幼虫期7~10天,共4龄。二代发生于6月下旬至9月上旬,8月上旬是卵孵化盛期和幼虫为害高峰期。三代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发生。秋季气温高,降雨少的年份可发生第四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入为害高峰期,成、幼虫世代重叠,成虫具假死性,能短距离飞行。幼虫行动慢,4龄进入暴食期,老熟后钻入土中在笋株茎基1~2厘米处结茧化蛹。成虫交尾3~4天后可产卵,散产在叶茎交界处或嫩叶上。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绿翅脊萤叶甲 下一篇:大麦沟金针虫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