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 水稻品种 水稻百科 水稻视频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2025-06-25 23:40 作者:李先生  

  科学开展水稻种子处理,既能够经济、简便、高效地控制水稻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害,也有利于培育壮苗。5月份是我市水稻选种和育秧的高峰期,也是指导农民科学选种、用种和进行种子处理的关键时期,各地要高度重视水稻播前种子处理工作,结合“虫口夺粮”保丰收促增产行动,将其作为绿色防控的重要技术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宣传发动和服务指导力度,努力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一、精选良种
  因地制宜精选优选抗病良种或经过检疫的无病健康稻种,药剂处理前选择光照充足的晴好天气进行晾晒2~3天,并进行风选,去杂去劣,减少菌源并增加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近年恶苗病、稻瘟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重发区,要压缩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调整种植结构,降低病害发生风险,减轻防治压力。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二、水稻种子拌种药剂
  1、恶苗病。可选用精甲·咯菌腈、甲·嘧·甲霜灵、氟环·咯·精甲、肟菌·异噻胺、甲霜·种菌唑、种菌唑等药剂包衣(拌种)。也可选用戊唑醇·乙蒜素等药剂浸种。
  2、干尖线虫病。可选用杀螟丹及其复配剂浸种,也可试验氟吡菌酰胺或噻唑膦浸种。
  3、稻瘟病。发病较重的地区及感病品种,可选用肟菌·异噻胺拌种。
  4、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浸种,或试验示范咯菌·噻霉酮包衣、氯溴异氰尿酸浸种。
  5、稻蓟马。可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包衣(拌种)。
  6、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拌种。
  7、恶苗病与干尖线虫病混发区。可选用杀螟·乙蒜素、氟啶·戊·杀螟等药剂浸种。
  8、恶苗病与稻蓟马混发区。可选用苯醚·咯·噻虫、噻虫·咯·精甲、戊唑·吡虫啉等药剂包衣(拌种)。
  针对非种子处理剂的拌种措施,在常规种子处理后,可示范应用噻呋酰胺+氯虫苯甲酰胺+三氟苯嘧啶拌种,用于防治前中期纹枯病、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稻蓟马。

水稻种子处理技术 

  三、水稻拌种注意事项
  处理种子要按农药标签要求,控制好用药量、用水量、浸种量、浸种时间和浸种温度,不可盲目加大或降低浓度,浸种时间要保证在48~60小时,注意浸匀浸透,保证种子处理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拌种包衣时要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晾干后催芽播种或晾干后直接播种;要大力示范推广专用器械拌种(包衣),提高种子处理质量;若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浸种,则在药液浸种12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催芽播种;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和病菌污染降低效果。塑盘集中育秧要适当降低育秧期间温度,降低长芽阶段病菌的侵染风险;旱育秧田催芽时禁用稻草垫底或覆盖,以防稻草带菌再侵染;避免高温催芽和催长芽;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残留药液不能倒在桑园、鱼塘以及蚕室旁,以免鱼类、鸟类和家蚕中毒;药剂处理过的种子不可食用或做饲料。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福寿螺防控技术 下一篇:水稻育秧阶段病虫防治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