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退化
很多农户一直不更换新的品种,种的是前几年推广的品种,如:栖选一号、鲁花9号、213、一窝猴、白沙1016等。究其原因,农民不知道种啥品种产量高,更换品种价格过高,不愿多花钱,品种的逐年退化,影响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病虫的危害逐年加重
危害花生的主要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逐年加重。蛴螬发生危害重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农户使用未腐熟的
有机肥。由于养殖业的扩大,大部分农户的有机肥从养殖户家中购买,没有经过充分腐熟和药剂处理,就施入地下,这为蛴螬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
2、花生的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为蛴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林果业的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速生杨的栽植,加上村庄没有统一规划,田间随处乱栽,为蛴螬的成虫取食提供了来源,增强了成虫的个体发育,提高了繁殖能力,加重了对花生的危害。
3、防治蛴螬的措施不力,防治效果差。前几年,还进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近几年,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户防治地下害虫一般在播前用
辛硫磷或812撒施地下,花生生长期间不再防治。但根据莱阳农学院顾耘教授观察,蛴螬发生一年一代,幼虫的危害盛期是在8月的上中旬,此时蛴螬幼虫从树上转入地下,药剂已失去了药效,造成了蛴螬幼虫大量繁殖,花生危害逐年加重。
三、花生的栽培技术不当
1、花生的播种期偏早。前几年一直提倡花生复膜早播,可提前到4月中旬,据观察,早播的花生与气候不相适应,容易发生花生病毒病,高产花生田在7月中旬正处于花生盛花后期,容易发生徒长。
2、土壤的深耕不同对花生产量也有影响。据我们2009年做的试验,在常规管理措施下,土壤深耕50厘米的比深耕25厘米的每亩可增加产量77.8斤,增产率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