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6-21 04:50 作者:李先生
黄瓜菌核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在成株期发病,首先在衰老的叶片上或开败的花瓣上发生。随之茎蔓病部组织腐烂,向上蔓延至瓜尖直至整个瓜条。瓜条病部褐色,腐烂,表面长满棉絮状白色菌丝,3一5天后在菌丝层内长出黑色粪状菌核。真菌引起的病害,以菌核留在土里或夹在种子里越冬或越夏,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条件适宜时菌核产生子囊、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孢子侵染衰老的叶片或花瓣、柱头或幼瓜,田间带病的雄花落到健叶或茎上,又引起发病,如此重复侵染。但在连茬、茄茬或十字花科蔬菜茬地病重。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会随播种操作进入田间,留在土壤中的菌核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时即可萌发,在地表出现子囊盘,放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蔓延,侵染衰老的花瓣或叶片。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不适宜繁殖时,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中越冬或越夏。病菌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低温、高湿或多雨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