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8 23:32 作者:李先生
青枯病是番茄常见的维管束系统病害之一,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重茬种植更容易导致青枯病的发生。青枯病如果防治不及时,往往会给咱们菜农带来很大损失。
番茄青枯病症状表现:
番茄全株萎蔫,起初会导致番茄顶端的叶片萎蔫下垂,番茄下部的叶片渐渐凋萎。番茄青枯病发病初期,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先是顶端叶片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凋萎,病叶变浅。
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湿度大时,病茎上见初为水浸状褐色的斑块。维管束变褐,横切病茎,用手挤压会溢出白色菌液。
番茄青枯病发病规律
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维管束的管内繁殖,并沿维管束向上蔓延,造成导管阻塞及细胞中毒,使之变褐腐烂,整个输导器官被破坏失去功能,茎、叶因得不到养分的供应而萎蔫,该菌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之久。病菌在10~40℃均可发育,30~37℃更适宜,致病菌死亡温度及时间为52℃10分钟,适宜的酸碱度为ph6.6~8,高温多雨,低洼潮湿,连阴雨后突然转晴,缺钙、磷的地块易发此病害。
防治措施:
可以因地制宜地种植抗病品种,有条件的可与野生番茄嫁接。能与其他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更好。
采用深沟高畦栽培,加强排水,防止大水漫灌;施用充足腐熟的有机肥。土壤偏酸的田块,适当增施石灰,调到微碱性。及时处理病株。
已经发病死亡的西红柿植株,不能弃置在大棚里,应拿到棚外深埋,同时对土壤进行处理(撒施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或在病穴灌注2%的福尔马林或20%的石灰水)。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