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嫩梢及叶片,也可危害花、幼 果和芽。 主要症状是在受害部位表面产生一层白粉状物。 新梢发病后,叶片和枝梢表面覆盖一层白粉。 病梢节间 短,细弱。 叶片扭曲畸形,叶缘上卷,质硬而脆。 严重时,新梢 及叶片产生枯斑,直至全部干枯。 展叶后发病的叶片,产生近 圆形白色粉斑,常皱缩扭曲,严重时全叶布满白色粉层,易干 枯脱落。 花器受害,花萼及花柄扭曲,花瓣细长瘦弱,病部产 生白粉,病花很少坐果。 幼果发病时,多在萼洼处产生病斑, 病斑上布满白粉,后期病斑处表皮变褐。 (2)防治方法 ①剪除病梢:在发病严重的盆景园,开花前后及时剪除病 梢,集中深埋或销毁。 ②药剂防治:在萌芽后,开花前及落花后各喷 1 次药即可 控制病害发生;发病严重的盆景园,需在落花后 10 ~ 15 天再 喷药 1 次。 常 用 的 有 效 药 剂 有 40% 腈 菌 唑 可 湿 性 粉 剂 6 000~8 000 倍液、62? 25%锰锌·腈菌唑可湿性粉剂 600 倍 ·160·液、12? 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 000 ~ 2 500 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