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菜根肿病病原菌为十字花科芸苔根肿病, 其病原菌在土壤中可 存活6~7年, 并随土壤、 水流、 带病植株的移动而传播, 该病几乎 侵染所有十字花科植物, 其中以长柄芥 (青菜)、 抱子芥 (儿菜)、 大 白菜、 小白菜、 萝卜感病最重, 甘蓝 (莲花白)、 花椰菜 (花菜) 发 病略轻。 重发病区可造成大面积减产减收, 有些田块甚至死苗绝收。 冬榨菜由于其育苗期和定植后一定时间内处于温度相对较高的时期, 根肿病发病较为严重。 榨菜发生根肿病, 土壤湿度大是一个主因, 特 别是榨菜栽下后, 刚好遇到土壤耕作层温度在8℃ 以上的延续时间 长, 加重发病, 排水及时土壤含水量小的地块危害明显要轻。 其次, 研究表明, pH 值在 6.3~6.8 之间的微酸性土发病最重, pH 值在 第三章 芥菜 2118.0以上可抑制发病, pH 值在9.0以上不发病。 此外, 土壤施用了 大量酸性过磷酸钙会加重发病。 (1) 发病症状 幼苗和成株均可被害。 染病后植株叶色变淡, 凋萎下垂, 在晴天中午前后尤为明显。 病株根部肿大呈瘤状, 其形状 大小受着生部位影响, 主根上的瘤多靠近上部, 球形或近球形, 表面 凹凸不平, 粗糙, 后期表皮开裂或不开裂。 侧根上的瘤多呈圆筒形, 手指状。 须根上的瘤数目可达20余个, 并串生在一起。 发病后期, 病 部易受软腐细菌等侵染, 造成组织腐烂或崩溃, 散发臭气致整株死亡。 (2) 防治方法 ① 种子消毒 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浸种2小时, 然后用100倍甲 醛浸种20分钟, 再用清水洗净。 ② 苗床地选择和消毒 选择前3年未栽培榨菜和白菜、 甘蓝类 蔬菜的田块, 制作苗床时, 在整地前每亩施生石灰150千克, 整地后 用100倍甲醛浇施并用地膜覆盖7~10天, 揭膜后适当翻耕, 3天后 播种。 ③ 大田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 避免选择低洼、 积水田块栽培榨 菜。 实行3年以上轮作。 提倡结合整地, 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 以调节耕层土壤的酸碱度, 降低根肿病发生率。 做好清沟排水工作, 杜绝病苗定植, 田间发现病株即拔除并带出田外销毁。 合理施肥, 多 施有机肥、 施
磷肥用中性肥为佳。 ④ 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榨菜根肿病的药剂不多, 一旦发生病害, 难以控制。 所以, 在榨菜根肿病的防治上主要是预防。 除了采用上述 方法外, 可用德国固萨太平洋有限公司生产的 Perlka在整地前随基 肥施入土壤, 每亩用量60~70千克, 研究发现, 采用这种处理可以 显著降低根肿病发病率。 另外, 重庆涪陵农科所配制的
杀菌剂90% 根肿消在移栽时灌根处理, 对预防根肿病有较好的效果, 药剂用量为 每亩0.65~1.30千克。 还可选用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 液, 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 72.2%
霜霉威水剂600倍液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