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采用大棚栽培 (彩图70), 当地温回升到2~3℃时, 地上 部就开始生长, 气温在10℃ 以下时, 生长较慢, 但叶质充实, 叶 肉厚, 达到12~24℃ 时, 生长旺盛, 产量高。 大棚在低温时可通 过人工保温增温措施提高温度, 在高温时可通过人工放风措施降低 温度, 使室内温度维护在适宜韭菜生长的范围, 韭菜旺盛生长期维 持较高的湿度, 不仅产量高, 而且品质好, 可以填补蔬菜上市淡 季, 丰富元旦、 春节市场。 (1) 品种选择 选用返青早、 生长速度快、 植株长势旺、 叶 宽、 耐寒耐热、 丰产性好的品种, 如平韭4号、 雪松、 立韭、 平研 一号雪韭等。 (2) 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 富含有机质、 排灌方便的土 壤。 结合整地, 每亩施腐熟厩肥5000~6000千克、 腐熟饼肥180~ 20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克、
硫酸钾15千克, 黏重的土壤还应增 施土杂肥、 草 木 灰 等。 深 翻 30 厘 米, 精 细 整 地, 作 高 畦, 畦 宽 1.5~2米 (包沟), 沟宽35厘米, 畦高15~20厘米。 (3) 培育壮苗 韭菜的播种期, 当5厘米地温达到10℃ 以上 时播种, 在长江流域, 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采用拱棚育 苗。 采用新种子播种, 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 然后浸种催芽, 141将种子放入30℃ 温水中浸泡 24 小时, 捞出用湿布覆盖, 放置于 15~20℃条件下催芽, 每天用清水洗2~3次, 经3~4天露白后播 种。 一般按30~35厘米的行距、 20~24厘米的穴距挖穴, 在浇足 底水后播种, 每穴播种50~70粒种子, 要求种子在10厘米左右的 穴内均匀撒播。 播种后覆盖1~1.5厘米厚细土, 再覆盖稀疏稻草 和地膜, 搭竹拱并盖膜。 播种后, 一般在出苗前不浇水。 出苗前拱棚温度达到25℃ 时 放风, 若温度适宜, 播种后6~9天即可出苗, 出苗后及时揭去地 面覆盖物, 并随气温升高撤去拱棚。 苗期浇水要轻浇、 勤浇, 经常 保持土壤湿润, 当苗高10~15厘米时, 可结合浇水追施
尿素10千 克左右, 以后酌情再追肥1~2次, 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 如 果是育苗后再进行移栽的, 在7月下旬后即可定植。 (4) 越夏管理 一般上半年不收割青韭, 夏季的管理重点是养 根, 伏雨来临前必须将韭菜架离地面, 以通风透光、 降温降湿, 方 法是在两行韭菜之间架小拱竿或拉铁丝使韭菜叶伏在上面。 梅雨季 节及秋季台风暴雨季节应及时清沟排水, 确保雨停田干, 干旱季节 则需要经常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越夏时注意防治葱蓟马、 斑潜蝇 等的为害, 可选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或2.5%溴 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 20%氰戊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 等药剂喷雾防治。 (5) 秋冬管理 ① 清洁田园 进入初霜期后, 地上部分植株逐渐枯死, 植株 的养分 集 中 于 地 下 根 茎 中, 这 时 应 及 时 清 除 枯 叶, 以 减 少 病 菌 虫卵。 ② 扣棚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搭建大棚, 11月中下旬开始, 在我国南方自南而北覆盖大棚膜, 进行覆盖栽培。 ③ 温湿度管理 11月中旬后, 覆盖大棚膜, 先不放风, 使棚 内温度尽快上升, 当温度超过20℃ 时, 应通风降温, 下午温度降 到20℃就要收风, 放风要逐渐加大, 一般不能放底风, 保持白天 17~21℃, 不要超过25℃, 夜间12~15℃。 第一次采收后, 搂出 142植株残体, 耧平畦面, 关闭塑料棚不放风, 促进韭菜萌发。 二刀韭 菜长有7~9厘米高时开始放风, 白天温度控制在25℃以下, 夜间 16~18℃。 寒冷天气注意采用多层覆盖, 大棚内再搭建小拱棚, 甚 至在夜间覆盖不透明保温材料, 阴雪天也要进行短时间通风降湿; 开春后, 外界气温逐渐回升, 应逐渐加大通风量、 延长通风时间, 进入3月底、 4月初后可拆除小拱棚, 4月下旬可拆除大棚裙边、 顶膜, 进入露地栽培。 大棚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70%左右, 如果 湿度太高, 需要通风降湿, 土壤水分过高, 则可撒干的草木灰。 ④ 肥水管理 在清除枯叶杂草而未覆盖薄膜前, 在畦面行间 开沟施肥, 一般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人粪尿2000~3000千克、 饼肥 180千克。 覆盖薄膜后, 随着大棚内温度的上升, 韭菜开始萌发, 待株高6~7厘米时, 每亩再施浓粪水1500千克。 第一次采收后, 每亩穴施草木灰300~450千克。 新韭菜萌发长有3~4厘米高时, 开始浇水, 结合浇水每亩施硝酸铵20~25千克或稀淡粪水1000千 克, 韭菜收割前7天左右, 再浇一次水。 以后每采收一次, 浇浓粪 水、 淡粪水各一次。 有条件的, 在盖棚膜后, 当韭菜长到3厘米高时, 可开始施二 氧化碳气肥, 每刀韭菜连续施放10天, 在晴天日出揭棚膜1小时 后进行, 每天施2小时, 增产幅度达20%左右。 此外, 从苗期就可以使用
磷酸二氢钾溶液处理幼苗, 增强幼苗 长势, 提高综合抗性, 使用浓度为500倍液。 从苗期到产品生长期 均可喷施
复硝酚钠, 苗期喷2次, 相隔7~10天, 可促进发根, 对 正在生长的韭菜可10天喷一次。 每亩每次用10毫升。 当韭菜长到 8~10厘米高时开始喷施光合肥 (光呼吸抑制剂), 7天后再喷一 次, 每亩每次用药粉10 克, 对水50 千克, 可降低韭菜光呼吸强 度, 减少呼吸消耗, 增加有效积累, 提高产量。 ⑤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 疫病、 韭蛆等, 应及 时用药防治。 (6) 采收 一般元旦前后即可开始采收。 当韭菜植株高达25 厘米左右时即应收割上市, 以后每隔15~20天采收一次, 可连续 143收割5~6次。 每亩可收青韭1800~3000千克。 (7) 采收结束后的管理 一般于4月上旬结束冬春季韭菜的采 收, 并拆除大棚薄膜, 进入下一轮的栽培管理工作。 采收结束后, 每亩施腐熟饼肥180~20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克、
硫酸钾15千 克, 畦面再铺盖4500~7500千克的腐熟土杂肥, 浇一次透水, 以 利跳根生长。 进入第二个生长周期后, 夏季应适当控制植株的长 势, 并注意培土, 进入7月份后, 可采收韭菜薹。 一般种一茬韭菜 可连续利用4~5年, 再重新播种, 并另选田块栽培, 不宜在同一 田块内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