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2024-09-27 09:52 作者:李先生  

辣椒疫病的防治是辣椒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如何做到有效地 控制疫病的为害,必须在充分掌握疫病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密切结 合当地栽培管理条件,根据其田间发生流行特点建立以农业生态 防治为主,抗病品种和化学药剂相结合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具体防治步骤如下: (1)选种 选择早熟避病或抗耐病品种,如沈椒1号、早丰1 号、陇椒1号、陇椒2号、辽椒5号、线辣椒、麻椒、猪大肠等。 (2)种子消毒 在育苗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55℃ 温水浸 泡种子30分钟,或清水预浸10~12小时后,用1%硫酸铜溶液浸 种5分钟,捞出后拌少量草木灰,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 倍液浸种12小时,洗净后晾干催芽。 (3)苗床消毒 建立新苗床,沿用旧苗床育苗时,应进行苗床 消毒处理。 方法:每平方米苗床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或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8~10克与细土4~5 千克混拌 匀,在浇足底水的前提下,先取1/3毒土撒在床面上,播种后再将 2/3毒土覆上,或每平方米直接用4%三乙膦酸铝颗粒剂30~40 克,在播种前或出苗(3~4片真叶)后,均匀撒施在床面上,可以避 免苗期疫病的危害。 (4)轮作倒茬 实行轮作倒茬,由于疫病卵孢子在土壤中可存 活2~3年,最好采取轮作倒茬,减少重茬或与茄果类、瓜类连作或 套种,宜与葱、蒜、豆类等作物轮作。 (5)建垄 种植时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肥沃沙质壤土。 播前深翻晒土,提倡高垄地膜栽培,提高早期土温,促进定植后快 缓苗,壮大根系。 避免平膜或撒播种植。 一般垄高15~20厘米, 垄宽40~50厘米,每垄两行,行距30厘米,穴距25厘米,每穴两 株,错穴种植。 有些品种可根据其特性,自行调节,禁止密度过大, 影响通风透光。 (6)合理施肥 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重施磷、钾肥基肥,苗 期少施氮肥,花蕾期要加强追肥,促进辣椒生长。 (7)科学浇水、控水 浇水要及时适当,一般播种或定植后要 浇足保苗水或定植水,缓苗发根时要适当控制水分,促根深扎土 层,盛果期要充分供给水分。 夏季高温期,严禁大水漫灌,避免浇 后积水,以多水口、不上垄、小水浅浇为原则,灌水时间以早、晚为 佳,严禁雨前、雨后或久旱猛灌大水。 (8)及时消除病株 经常检查,特别是注意及早发现病株。 一 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田间菌源,千万不能将 病株随意丢弃在田边、地埂或水渠中,加大再侵染来源。 (9)药剂防治 杀菌剂一般是病害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就 辣椒疫病而言,由于其发病周期短,蔓延流行迅速,一旦发病极难 控制。 因此,对于辣椒疫病防治要力争在发病前期进行预防。 一 般在辣椒初花期用药较好,此时辣椒刚刚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 转变,营养消耗较大,植株抗病力较弱,病菌容易入侵,用药后可以 杀死土壤内病菌,阻止外来菌源的侵入。 ①灌根或根茎喷施 选用药剂以内吸性杀菌剂效果较好,如 用64% 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 性粉剂270 倍液,或722 克/升霜霉威水剂360 倍液,或 58%甲 霜·锰锌3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也 可使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 粉剂18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或250 克/升嘧菌酯悬浮剂750倍液,或37.5%氢氧化铜悬浮剂700倍 液,或68%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400倍液喷雾,以上药剂视病 情发展,连续喷施2~3次,间隔7~10天。 ②根施4%疫病灵颗粒剂 在辣椒初花期进行根施,穴用量2 克(用量是8千克/667米2),30天左右再根施1次。 具体操作方 法是,将颗粒剂紧贴根茎基部周围施入,不得远离或施药后覆土, 用药后1周内可浇浅水,使药效得以充分释放,雨前施入更佳。 浇 水或雨后颗粒剂渗入根际周围,杀死土壤内病原,阻止外来病菌入 侵,起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③随水施肥 可用96%硫酸铜晶体随水灌根,用药量是3千 克/667米2,或用高锰酸钾随水灌根,用量为500克/667米2,方法 是将硫酸铜或高锰酸钾用细纱布包好,绑在木条上,插在水口处随 水冲灌即可。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怎样识别辣椒疫病? 下一篇:如何识别辣椒褐斑病?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