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疫病俗称烂秧病,由于生产中存在灌水就死的现象,人们 又称之为“水病”。 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危害严重。 我国最 早是俞大绂先生在江苏发现,20世纪70~80年代,逐渐遍及各省 (市)辣椒产区。 辣椒疫病从苗期到成株期都可以危害,辣椒的茎、 叶、果实也都可发病。 (1)苗期茎叶发病 茎基部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受害部 逐渐缢缩,呈褐色,幼苗枯萎而死,有时也因软腐而倒伏,即苗期猝 倒。 湿度大时病斑部长出白色霉状物。 叶片受害时,产生大块的 水渍状圆形病斑,直径2~3厘米,边缘黄绿色,中间褐色,最终干 枯脱落。 (2)成株期染病 茎、枝发病时,病斑初为水渍状,后迅速绕表 皮扩展成褐色或黑色条斑,病斑可绕茎、枝一周,略凹陷,边界明 显。 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白天出现萎蔫,早、晚又可恢复,几天后整 个植株枯萎而死。 (3)果实染病 一般从果蒂开始,初生水渍状暗绿色病斑,逐 渐向果柄、果面扩展,并迅速变褐,有时可产生褐色同心轮纹。 当 湿度大时,果面长出白色霉状物,即为病原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 病果有时脱落,有时干燥失水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 辣椒疫病发病部位和田间表现症状常因栽培条件、发病时间 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温室大棚或南方露地栽培,初夏发病较多。 由 于田间湿度大,其发病部位集中在茎基和枝杈处,如果被害茎木质 化前染病,病部明显缢缩,造成植株倒伏而死。 北方特别是西北地 区的露地和保护地辣椒栽培,大暑期间发病最为严重。 由于天气 干旱少雨,多以灌溉为主,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根茎基部,在降 雨量偏少年份,灌水后,土壤湿度大,且辣椒田封垄郁闭,通风透光 不良时,上部枝杈也可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