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在东北、华北1年发生4~5代,华东、华中地区5~ 7代,华南地区7~9代。 以蛹在土中蛹室内越冬,少数以老熟幼 虫在土缝、枯叶、杂草中越冬。 北方各地,每年4~11月份是幼虫 危害期,广东、福建、广西、台湾等地区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为 害。 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成虫有趋光性、并对糖醋酒液及 发酵的胡萝卜、麦芽、豆饼、牛粪等有趋性。 成虫产卵前期需补充 营养,取食糖蜜的平均产卵577粒,未能取食的只能产卵数粒。 卵 多产于叶背,每雌一生可产3~5块,每块一般300~400粒,上覆 黄色绒毛。 初孵幼虫常数十至数百条群集在寄主叶背,将叶肉吃 光,留上表皮,三龄后分散,四龄后进入暴食期,猖獗时可吃尽大面 积寄主植物叶片,并迁徙他处为害。 幼虫共6龄,有假死性,日间 静伏寄主中、下隐蔽处或表土中,早、晚及夜间取食。 老熟幼虫在 1~3厘米表土内做土室化蛹,土壤板结时可在枯叶下化蛹。 斜纹夜蛾是一种喜温性而又耐高温的间歇猖獗为害的害虫, 各虫态的发育适温为28℃~30℃,但在高温下(33℃~40℃)生活 也基本正常。 抗寒力很弱,冬季低温冰冻易引起死亡,在0℃长时 间低温基本不能存活。 天敌有小茧蜂、广大腿蜂、寄生蝇、步行虫, 以及多角体病毒、鸟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