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在华北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5~6代。 世代重 叠。 长江以北地区以蛹在土室内越冬,华南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 可终年繁殖为害。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杂草、土块、土缝、枯 枝落叶的浓荫处,夜间活动最盛,趋光性强而趋化性弱,卵多产于 叶背面、叶柄部或杂草上,卵块1~3层排列,上覆白色绒毛。 每雌 可产卵100~600粒。 卵期2~6天。 幼虫共5龄,也有6龄。 初 孵幼虫在叶背群集为害,拉丝结网、取食叶肉。 三龄后分散,四龄 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习性,虫口密度过大时,幼虫可自相 残杀。 老熟幼虫入土,吐丝筑室化蛹,也可在植株基部隐蔽处化蛹。 甜菜夜蛾各虫态耐高温能力强,抗寒能力弱。 北方越冬死亡 率高是春季成虫发生数量少、分布范围小的主要原因。 南方如春 季雨水少,梅雨明显提前,夏季炎热,则秋季发生严重。 适宜甜菜 夜蛾生长发育的最适环境温度为25℃ ~35℃,相对湿度80%~ 95%,土壤含水量20%~30%。 在盛发期内完成1个世代发育历 期需22~28天。 甜菜夜蛾幼虫易产生抗药性,近年来南方地区该 虫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等
杀虫剂产生了很高的抗药性,造成频繁暴 发,成为常发性重要害虫。 甜菜夜蛾的天敌资源丰富,特别是寄生性天敌种类较多。 常 见的捕食性天敌有各种蛙类、鸟类、蝽类、蜘蛛类以及螳螂、蠼、螋、 草蛉、步甲、瓢虫等。 据不完全统计,甜菜夜蛾寄生性天敌种类有 80多种,其中寄生蜂和寄生蝇就有60多种,病原物有10种,寄生 线虫有1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