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如何防止莴笋早期抽薹 “窜高”?

2024-09-25 15:14 作者:李先生  

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 这时茎部 已充分肥大, 品质脆嫩。 如收获太晚, 会造成花茎伸长, 这是一种自 然抽薹现象。 但莴笋生长期间管理不当, 植株容易先期抽薹  特别是春莴笋, 这种现象特别严重。 其症状是叶片数少, 节间 稀, 嫩茎纵向生长快于横向生长, 长成细瘦徒长的棍棒, 去了皮后没 有多少可食用的肉质茎。 (1) 窜高原因 ① 品种不适 不同的莴笋, 其抽薹早晚有所不同。 早春栽培应 选用早熟种并应及时采收, 采收晚了就容易先期抽薹。 晚春栽培时应 选用中、 晚熟种, 如用早熟品种, 容易窜高、 先期抽薹。 ② 育苗欠佳 播期过早, 苗期过长, 水分、 温度管理不当, 幼 苗在定植前就发生徒长。 间苗不及时, 过度密植或播种量过多造成幼 苗细弱, 定植后恢复生长慢, 冬前生长势弱, 抗病力差。 ③ 管理不当 干旱缺肥莴笋嫩茎易 “窜”; 浇水过多, 中耕次数 少, 土壤湿度大, 土温低, 通气不良, 根系生长差, 叶片生长弱, 茎 部细瘦; 蹲苗不足; 生长前期缺少水肥, 蹲苗以后第一次浇水晚。 ④ 气候影响 春季定植过晚和秋莴笋播种过早, 肉质茎膨大期 如遇25℃以上高温, 10~15天便可引起抽薹, 遇高温、 长日照, 易 导致花芽分化, 先期抽薹。 2) 预防措施 ① 培育壮苗, 适时定植, 选用不同品种 9~10月露地栽培播 种, 播后40~50天, 幼苗4~6片真叶时定植。 12月至翌年1月采 用大棚地膜覆盖栽培, 2~3月可采用大棚、 露地小拱棚覆盖栽培。 选用耐寒、 适应性强、 生长快、 抽薹迟的品种。 ② 搞好浇水、 追肥、 中耕等田间管理 促控结合, 调节好叶片 生长与茎部生长之间的关系, 施足基肥。 越冬前, 不宜过多浇水和多 施氮肥, 要用氮磷钾肥或有机肥。 返青后, 莲座叶形成前适当控水蹲 苗。 第二个叶环形成, 莲座叶已充分肥大, 心叶与莲座叶平头, 嫩茎 直径3~4厘米开始膨大时, 结束蹲苗, 浇水并施速效性氮、 钾肥, 及时由 “控” 转为 “促”。 这一次水非常重要, 要掌握好时机, 灵活 运用。 浇早了, 叶片徒长易窜, 浇水后幼苗发嫩, 若遇降温, 幼苗易 感染霜霉病; 但浇水过晚, 控制过度, 茎部同样不能肥大。 ③ 植物生长 调 节 剂 调 控 嫩 茎 开 始 肥 大 期, 对 于 莴 笋, 可 用 4000~8000毫克/升丁酰肼或350毫克/升矮壮素喷洒2~3次 (间隔 3~5天一次), 有抑制抽薹的效果。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大棚莴笋为何直长不摊盘? 下一篇:如何防止莴笋食用时苦味浓?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