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在全生育期内需肥呈现明显的少-多-少的动态变化规律, 即出苗-现蕾 (5月1日~6月10日) 期少; 现蕾-开花 (6月10日~ 7月5日) 需肥迅速增加; 开花-吐絮 (7月5日~8月底) 需肥达到 最高峰; 吐絮-收获 (8月下旬以后) 又逐渐减少。 因此, 高产棉 花的基本原则是: 苗肥要 “轻”, 蕾肥要 “控”, 花铃肥要 “重”, 秋后酌情补肥。 (1) 轻、 偏或不施苗肥 棉花进入生长盛期, 植株间养分竞争 激烈, 弱苗很容易争不到养分而出现不现蕾、 开花现象, 因此培育 壮苗是丰产的基础。 棉苗苗期虽营养体小, 需肥量不多, 但该期棉 苗对氮、 磷的供应十分敏感。 苗期由于温度低, 土壤中有机肥分解 较慢, 不能及时供应养分, 在瘠薄或
基肥施用量较少的棉田, 土壤 养分常供应不足, 这时适当追肥, 能促进棉苗健壮生长。 黏土地、 盐碱地棉苗发育迟缓, 也需要施苗肥。 对于两熟套种棉田, 由于土 壤板 结, 行 间 荫 蔽, 棉 苗 长 势 较 弱, 在 前 作 收 获 后 需 要 追 施 提 苗肥。 苗肥一般以
化肥或腐熟的饼肥、 人粪尿、 动物粪肥等速效性肥 165为主。 苗期营养钵较小, 要掌握轻施的原则, 施用量不宜过多。 苗 肥要早施, 以达到壮苗早发的目的, 一般在2~3叶期追施。 要求 将
肥料施在距棉苗10~15厘米、 深8~10厘米处。 土壤肥沃, 基 肥充足, 则苗期可不施肥。 (2) 稳施现蕾肥 棉花现蕾后, 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 时期, 而仍以营养生长为主。 棉花蕾期施肥既要满足棉花发棵、 搭 丰产架子的需要, 又要防止施肥不当, 造成棉株徒长。 因此, 要稳 施、 巧施。 采取速效肥与缓效肥相配合,
化肥与有机肥相配合, 氮 肥与磷、
钾肥相配合。 一般早发棉田或土壤肥力低、
基肥施用又不 足的情况下, 宜适当施用蕾肥, 以促进棉株的营养生长和增枝增 蕾, 以免造成棉株旺长, 引起中下部蕾铃脱落而导致减产。 蕾肥一 般以氮素
化肥为主, 也可补施部分磷、
钾肥。 夏播短季棉、 麦套短 季棉, 生长期比春播棉缩短20余天。 由于它的生育期短, 苗蕾期 生长速度快, 为了促苗早发棵, 追施
氮肥, 要掌握前重后轻的原 则, 苗肥要重施, 前期
氮肥施用量要占总施肥量的 60%~70%。 肥力较高的棉田, 前期施肥量可酌减。 (3) 重施花蕾肥 棉花开花后进入旺盛生长时期, 并转入生殖 生长为主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棉株茎、 枝和叶都长到最大, 同时开 始大量开花结铃, 是决定产量、 品质的关键时期。 该期是棉花一生 中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 因而要重施花铃肥。 施用数量和时间, 要 根据天气、 土壤肥力和棉花长势长相而定。 花铃肥应以速效
氮肥为 主。 沿江棉区多在初花期到盛花期分1~2次施用, 一般占总氮量 的40%~60%,
磷肥、
钾肥的50%。 对于肥水条件好、 施
基肥和 蕾肥较多、 棉株长势强的棉田, 应在棉株基部坐住1~2个成铃时 施用。 对于地力较差、
基肥用量不足、 蕾肥施用少、 棉株长势弱的 棉田, 则应适当提早到初花期追施。 最后一次花铃肥不得晚于7月 底, 以免施肥过晚, 徒长枝叶, 贪青晚熟, 影响早熟增产。 施肥 时, 可在棉花行间结合中耕, 开沟施用, 适当深施或穴施, 施后覆 土, 做到施肥不见肥。 如干旱, 要及时灌溉, 禁止土表撒施。 硼肥 和锌肥叶面喷施, 花铃期可连续喷0.2%硼砂或硫酸锌溶液两次。 可将硼砂和硫酸锌混在一起喷施, 每次间隔7~10天, 喷至叶面布满雾滴为度, 喷施时间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为好。 如果喷施后遇到 下雨, 应当重新补喷。 (4) 补施盖顶肥 为了防止棉花早衰, 充分利用有效生长季 节, 保伏桃、 争秋桃, 多结铃, 提高铃重和衣分, 取得更高产量, 在花铃后期, 酌情补施盖顶肥。 后期补肥仍以速效
氮肥为主, 也可 在根外喷施
尿素和
磷肥。 盖顶肥施用时间和数量, 要在施用花铃肥 的基础上根据棉株长势确定。 盖顶肥的施用时间一般在7月底、 8 月初进行, 在高产与超高产栽培棉田, 一旦发现棉铃后期生长势减 弱或自动封顶, 应及时每亩施
尿素5~8千克, 要避免施肥过晚、 过多造成贪青晚熟。 (5) 叶面喷肥 又称根外追肥。 棉株生长发育后期, 一般在8 月中旬以后, 根系活动机能衰退、 吸收能力下降, 对需要施用而未 施用盖顶肥的棉田, 可将
化肥溶于水, 配成一定浓度喷在棉叶上, 以弥补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 叶面喷肥的
肥料种类和适宜浓度一般 是
尿素1%~2%和
磷酸二氢钾0.3%~0.5%。 喷施时间一般在8 月中、 下旬至9月上旬。 根据棉株长势, 间隔7天左右喷1次, 连 喷2~3次, 每次每亩喷溶液50~75千克, 以晴天下午4时以后喷 于中、 上部叶片的背面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