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机肥和无机
化肥相结合 有机肥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各种 营养元素, 施入土壤后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协调土壤水、 肥、 气、 热和养分状况, 但有机肥进入土壤要经过腐解过程, 往往供应 养分缓慢。 无机肥养分含量高, 施入土壤后供肥快、 肥效高, 但易 挥发流失。 有机无机相结合, 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吸附性强, 可吸附 无机肥中的一些养分, 防止和减少养分挥发流失; 而无机肥施入土 壤后, 可激发土壤微生物活性, 促进有机肥的腐烂分解, 发挥互补 效益。 所以, 一般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可协调土壤水、 肥、 热和养分 的供应状况, 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 (2) 基施与追施相结合 基施是指
肥料在播种或移栽时施入土 壤, 先施肥或边施肥边翻地,
肥料施入土壤较深; 有机肥、
磷肥和 微量元素提倡全部基施。 追施是指在棉花生长季节施入的
肥料, 追 施方法有侧施和穴施, 侧施是指在棉行的一侧开沟施肥; 穴施是指 挖1个三角形洞, 放入
肥料, 再覆土。 常规施肥时,
钾肥基肥、 追 肥各半, 或全部基施;
氮肥提倡基施和追肥结合。 (3) 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平衡施用 大量元素是指氮、 磷、 钾 等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硼、 锌等元素, 两种元素配合施用有利于提 高
肥料利用率。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氮、磷、 钾等养分, 吸收氮、 磷、 钾的比例随生长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虽会因品种、 气候等原因稍有不同, 但相差不大。 所以, 施肥要综 合考虑棉花的需肥规律和土壤氮、 磷、 钾含量, 来确定氮、 磷、 钾 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 对于微量元素缺乏地块, 一定要有针对性地 施用微肥, 以确保养分的平衡。 (4) 根据目标产量需肥量合理施肥 根据目标产量需肥量合理 施肥, 实质上是准确决定总施肥量的问题, 就是根据目标产量所需 要的养分量和土壤可以供给的养分量来确定施肥量。 公式如下: 施肥量(千克/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 (
肥料中养分含量×
肥料当季利用率) 根据目标产量的需肥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合理施肥, 可调节 土壤中各种养分的比例, 协调供给各种养分, 发挥
肥料的最大效 益, 达到作物增产和提高
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5) 肥水结合, 因缺补追 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 水分和 养分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整体, 共同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 这些作用有时表现为协同作用, 有时表现为拮抗 作用, 或表现为叠加作用。 合理施肥的目的, 就是要达到水肥的协 调作用, 共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以获得高额产量和提高包括 水肥在内的种种资源的利用效率。 根据棉花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和 土壤养分的供给状况, 适时将
肥料随水施入田间和作物根区, 有利 于根系吸收利用, 提高
肥料利用率。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如果 缺少某种元素就会出现相应的缺素症状。 根据棉花的缺素症状, 适 时补追相应的元素, 可以消除缺素症状, 促进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确保产量。 (6) 科学施肥 ① 按棉花的需肥规律施肥 棉花需肥一般是前期少, 中期稳, 后期多。 因此, 棉花施肥应做到施足底肥, 速施苗肥, 稳施蕾肥, 狠施花铃肥, 普施桃肥。 ② 因天因地因种施肥 如早熟品种为防早衰要施足桃肥, 转 基因杂交抗虫棉要增加
钾肥用量, 每亩不少于
钾肥30千克。 肥力 高的土壤适当少施肥, 地力差的要增施有机肥。 天气干旱时要抢墒施肥, 以水调肥, 追肥时要注意雨后施肥。 ③ 要深施肥, 不能将
肥料施在土壤表面, 让其挥发或者流失, 更不能雨前撒施。 施肥不能伤害根系。 追施
肥料要分次施入, 一次 用量不能过大。 缓控释肥前景较好, 可在试验、 示范的基础上逐步 扩大推广。 施肥必须与化学调控紧密结合, 使有限的
肥料能得到充 分均衡地施用, 使棉花呈现一个稳健丰产的株型。 (7) 根据不同棉区确定施肥 ① 黄淮海棉区 黄淮海棉区氮磷
化肥用量普遍偏高,
肥料增 产效应下降, 而有机肥施用不足, 微量元素硼和锌缺乏时有发生。 施肥量及比例: 在亩产皮棉70~90千克的条件下, 施肥总量 为: 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
氮肥11~13千克,
磷肥5~7千 克,
钾肥5~7千克。 对于硼、 锌缺乏的棉田, 注意补施硼、 锌肥。
氮肥的35%~40%用作
基肥, 35%~40%用在初花期, 15%~ 20%用在盛花期;
磷肥全部用作
基肥;
钾肥全部用作
基肥或基追 (初花期) 各半。 从盛花期开始, 对长势较弱的棉田, 结合施药混 喷0.5%~1.0%
尿素和0.3%~0.5%
磷酸二氢钾溶液50~75千 克, 每隔7~10天喷一次, 连续喷施2~3次。 ② 长江中下游棉区 长江中下游棉区氮磷
化肥用量偏高, 有 机肥施用不足, 部分棉田土壤钾、 硼、 锌等元素缺乏。 施肥建议: 在亩产皮棉90~110千克的条件下, 施肥总量为: 亩施用优质有机肥2000千克,
氮肥16~18千克,
磷肥4~6千克,
钾肥8~10千克。 对于硼、 锌缺乏的棉田, 注意每亩补施硼砂1.0 千克和硫酸锌1.5千克。
氮肥的 25%~30%用作基施, 25%~30%用作初花期追肥, 25%~30%用作盛花期追肥, 15%~20%用作铃期追肥。
磷肥全部 作为基施。
钾肥的60%用作基施, 40%用作初花期追肥。 从盛花 期开始对 长 势 较 弱 的 棉 田, 喷 施 0.5% ~1.0% 尿 素 和 0.3% ~ 0.5%
磷酸二氢钾溶液50~75千克, 每隔7~10天喷一次, 连续喷 施2~3次。 ③ 新疆棉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田氮磷
化肥用量偏高, 而 地方棉田氮磷施用不协调, 有机肥普遍施用不足。施肥量及比例: 在亩产皮棉120~150千克的条件下, 施肥总 量为: 亩施用棉籽饼50~75千克,
氮肥14~18千克,
磷肥7~8 千克,
钾肥3千克以内。 亩产皮棉150~180千克的条件下, 施肥 总量为: 亩施用棉籽饼 75~100 千克,
氮肥 18~22 千克,
磷肥 8~10千克,
钾肥5千克以内, 膜下滴灌棉田适当减少施肥量。 对 于硼、 锌 缺 乏 的 棉 田, 注 意 补 施 硼、 锌 肥。 地 面 灌 棉 田 45% ~ 50%的
氮肥用作基施, 50%~55%作追肥施用。 30%的
氮肥用在初 花期, 20%~25%的
氮肥用在盛花期。 所有磷
钾肥均用作基施。 膜 下灌棉田25%~30%的
氮肥用作基施, 70%~75%的
氮肥用作追 肥, 70%~80%的磷
钾肥用作基施, 剩余用作追肥, 依据棉花长势 随水滴施, 随水施肥次数一般为9~10次, 每次
肥料亩用量不超过 2千克 (纯养分量)。 使用滴灌专用肥要注意养分配比, 避免施用 磷钾含量很高的
肥料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