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多雨季节如何防止棉花烂铃?

2024-09-25 08:48 作者:李先生  

棉花进入结铃期, 常发生烂铃现象, 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 碍, 它不仅导致减产, 还降低了棉花品质。 烂铃使原棉丧失原有的 质量和使用价值, 如纤维长度下降1/4, 强度下降近50%, 色泽由 乳白变黄色、 褐色, 甚至黑色, 等级从4级降到等级外, 严重时则 纤维完全不能利用。 烂铃对产量的损失更大, 与健铃比较, 烂铃籽 棉重量减轻40%~50%, 衣分率降低22.0%, 皮棉减产一半以上, 棉农经济效益损失高达80%。 长江流域棉区烂铃较为严重, 一般 田块烂铃率达10%~15%, 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 应搞 好管理, 及早防治。 (1) 烂铃着生的部位 棉株下部1~5层果枝的烂铃多, 中上 部的果枝烂铃较少; 第一至第三圆锥体的棉桃烂得多, 第四圆锥体 的棉桃烂得较少; 早熟品种、 早结桃的烂铃多, 中迟熟品种烂铃较 少; 丘陵、 岗地棉花烂铃少, 平原、 滨湖棉田烂铃较多: 棉花行距 窄的烂铃多, 棉花行距宽的烂铃较少; 棉田偏施氮肥、 荫蔽大的烂 铃多, 科学施肥的烂铃较少; 棉花化学调控没有到位的烂铃多, 化 学调控及时准确的烂铃较少; 棉花病虫防得差的烂铃多, 病虫防治 较好的烂铃较少。 (2) 烂铃发生原因 ① 气候因素 这是引起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 其他栽培条件 则为人为因素。 7~9月份降雨较多, 高温高湿, 田间湿度大, 有 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 严重影响棉铃的正常开裂, 铃内积水, 病菌 容易传播侵入, 加重烂铃发生。 ② 管理因素 偏施氮肥造成棉株疯长、 密度过大、 管理粗放 的棉田, 田间湿度大, 通风透光不良, 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入, 烂 铃发生偏重。 ③ 病害因素 可引起烂铃的病菌有疫病、 炭疽病、 角斑病、 灰霉病、 红腐病等。 其中疫病病菌可以直接侵入铃缝处引起烂铃 病, 其他病菌则需从伤口侵入。 一般第1~5果枝上的棉铃易发病, 第5果枝以上的棉铃发病轻。 这是因为病原菌生存在地表, 下部果 枝接近 地 表, 雨 水 飞 溅 病 菌 土 沾 到 棉 铃 上, 造 成 病 菌 侵 染 引 起 烂铃。 ④ 虫害因素 钻蛀性害虫如棉铃虫、 红铃虫等为害棉铃形成 的孔洞, 灌入雨水形成烂铃。 或由于虫害发生严重, 造成棉铃受 伤, 有利于病菌的侵入, 传播和繁殖, 导致烂铃的发生。 一般害虫 防治水平高的棉田, 铃病发生轻。 (3) 防止烂铃措施 ① 选用对路品种 应选用中熟偏迟、 第一果枝着生节位较高 的品种, 以及对烂铃抗性较好的优良品种。 不要盲目提早播种育 苗, 一般以4月中旬为宜。 ② 扩行增加光照 对于杂交棉、 特别是对优良的转基因杂交 抗虫棉而言, 扩大行距非常重要, 这样可为棉花创造一个合理生长 的生存空间, 一般行距以1~1.2米、 株距0.4~0.5米为好, 每亩 密度1300~1500株比较适中。 ③ 科学施肥 目前栽培的大多为抗虫棉, 一般要求基肥和蕾 肥施用量大, 不施花铃肥, 以防生长过旺, 荫蔽加重。 要控氮增磷 补钾, 既能防止棉株生长过旺, 又能提高棉株抗病力、 防早衰。 追 施氮肥最好添加黄腐酸盐的复合肥, 并配合叶面施肥, 如用2%的 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其他叶面肥喷施。 ④ 合理灌排 花铃期正值雨季, 一般不需灌溉, 主要是要注 意棉田排水, 以防渍涝, 保证棉田不产生过高湿度。 浇水时要避开 中午。 ⑤ 及时化控 降雨多、 棉花长势旺、 水肥条件好的棉田, 搞 好化学调控尤为重要。 水肥好的棉田打顶后, 极易出现赘芽丛生, 果枝长而上举, 易造成棉田郁蔽烂铃。 棉花打顶后6~8天, 应依 据地力和棉花长势, 因地制宜地进行一次化学调控, 在雨停间隙, 每亩用3~5克甲哌对水30升喷洒。 化学调控可有效控制棉株高度和果枝长度, 使植株形成宝塔形, 达到 “下封上不封, 中间一条 缝, 阳光照得进, 空气又流通” 的效果, 能有效控制烂铃发生。 ⑥ 精细整枝 花铃期精细整枝包括打顶尖、 去赘芽、 打群尖、 去老叶等。 对减少棉花蕾铃脱落, 增加棉田通风透气、 提早成熟、 改进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一般打顶在7月中、 下旬, 打群尖可根据 当地有效开花期在适当的时候, 集中1次打去群尖; 密度较大、 肥 水充足棉田也可分次进行。 对郁蔽棉田, 应及早打老叶、 剪空枝。 操作顺序是先主茎后分枝, 先基部后中下部。 通过整枝, 创造一个 田间通风透光、 枝叶分布合理的群体。 ⑦ 中耕培土 开花结铃期, 棉田由于灌溉和降水, 土壤易板 结, 透气性差, 所以要进行中耕和培土。 并且棉花铃期多有暴风大 雨, 导致 倒 伏 烂 铃, 因 此 风 雨 来 临 前 要 培 土 壅 根, 风 雨 后 及 时 扶正。 ⑧ 推株并垄 对贪青晚熟, 发生荫蔽的棉田, 可在晴天隔行 用手推棉株, 使行间形成通风道, 一周后再将并垄的两行棉株推 开, 这样不断交替推并, 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有利降温, 防止 烂铃, 促进早熟。 ⑨ 加强病虫害防治 棉花烂铃中60%以上是由病虫害引起的, 抗虫棉后期对棉铃虫的抗性不如前期强, 棉铃虫、 红铃虫常造成烂 铃, 要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引起烂铃的病害主要有红腐病、 红粉 病、 黑果病、 疫病等。 对中下部棉铃要喷一次25%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 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⑩ 抢摘黄铃、 危桃 抢摘黄铃是实现阴雨不烂铃、 烂铃不烂 花的有效措施。 一般掌握在铃皮发黄时, 及时采摘, 尤其阴雨来临 之前抢摘最为重要。 对已轻度霉烂的棉铃, 应选择晴天及时抢摘回 来, 并将青铃用40%的乙烯利喷洒, 浓度为500~800毫克/千克, 喷后盖上塑料薄膜, 可起到促进早熟、 减轻烂铃损失的作用。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简化整枝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下一篇:什么是棉花蕾铃脱落现象, 有哪些规律?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