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棉花简化整枝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2024-09-25 08:46 作者:李先生  

叶枝, 又称营养枝或木枝。 棉株主茎上生长的果枝称为主茎果 枝或一级果枝, 在主茎果枝上结的成铃称为主茎铃或一级成铃, 在 叶枝上生长的果枝称为二级果枝, 在二级果枝上结的成铃称为叶 枝铃。 长时期以来, 棉花叶枝被看作为消耗营养的器官, 精细整枝为 棉花传统的栽培方法。 近年来, 研究和利用叶枝取得了明显的进 展。 其技术路线为: 放宽行距, 调减密度。 调减密度的核心是放宽 行距, 要求把传统的50~60厘米的行距放宽到90~100厘米或更 多, 株距维持在25~30厘米, 种植密度下调到每亩2000株左右。 放宽了行距, 降低了密度, 相应减少了播种量、 育苗量、 移栽量、 用药量等, 可节约1/4~1/3的物化投入和劳动力。 放宽行距, 相 对推迟了棉花封顶期, 使每行棉株都处于边行相对优越的环境中, 充分发挥边行优势, 多结桃, 结好桃, 少烂桃。 放宽行距, 棉株个 体发育健壮, 在此基础上, 棉株下部营养枝不整掉, 并积极促进它 们茁壮成长, 让它们萌生出可利用的次生果枝, 并在次生果枝上正 常现蕾、 开花、 结铃, 使这些原本要打去的营养枝变废为宝。 这些 变废为宝的营养枝, 只要管理得法, 一般可奉献1/3~1/2的皮棉 产量。 由于巧留营养枝, 主茎果枝生长与营养枝上次生果枝的现 蕾、 开花重叠期较长, 可相对集中开花、 结铃和吐絮, 有效地调节 了最佳结铃期, 从而减轻了前期烂铃和后期僵花, 提高了皮棉品 质。 另外, 甲哌等株型调控物质的应用, 对简化整枝, 促进优质高产, 也是功不可没。 棉花叶枝利用栽培技术如下。 (1) 扩行降密, 合理行株距配置, 地膜覆盖 为了充分发挥叶 枝的优势, 增加单株有效结铃数, 提高单株产量的同时提高单位面 积的产量, 要适当扩大行株距, 降低种植密度, 防止荫蔽, 减少脱 落, 提高成铃数。 在生产实践中, 种植密度应根据肥力水平、 种植 方式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来决定, 在高产地区比常规栽培 (去全部叶 枝栽培, 下同) 密度降低10%~20%。 长江中下游棉区行距放宽 到100~110厘米, 并与地膜覆盖和不同类型品种相配套, 杂交棉 密度为每亩1800~2000株, 常规棉密度为每亩2200~2500株; 黄 河流域淮北平原麦棉套作高产棉田带宽放宽15%左右, 如杂交棉 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 常规棉密度为每亩3000~3500株; 黄 河流域一熟春棉高产地区, 行距由65~70厘米放宽到80~90厘 米, 种植杂交棉密度为每亩 3000 株左右, 黄淮地区密度可减 少 10%, 春播中早熟品种每亩3000~3500株, 行距仍保持不变。 (2) 科学利用叶枝 棉花叶枝是制造营养的重要器官, 叶枝对 棉花产量的形成有较大的贡献。 因此, 科学的留叶枝是棉花高产优 质高效新库源。 科学利用叶枝, 强调叶枝利用与改选并重。 长江中 下游、 黄河流域移栽地膜棉和西北内陆不需整枝, 当第一优势叶枝 生长二级果枝3~4个时, 即打去叶枝的顶心或化学封顶。 黄河流 域直播地膜棉, 植株生长2~3个优势叶枝, 当第一优势叶枝生长 二级果枝3~4个时, 全株叶枝应打顶或喷甲哌进行化学封顶, 多雨年份去掉无效弱势叶枝。 叶枝棉主茎打顶同常规棉。 (3) 合理施肥 棉花叶枝利用表现为苗蕾期生长发育快, 生物 学产量高, 花铃期生育高峰提前且持续时间长, 结铃多, 吐絮期有 早衰的趋势。 因此, 在肥料施用量、 施用种类、 施用方法及施用时 间等方面均与去叶枝的棉花栽培不同。 肥料施用既要保证苗蕾期强 优势叶枝早生快长, 又要保证花铃期棉花稳健生长, 叶枝和果枝同 步多结铃、 结大铃、 早吐絮、 不早衰, 要求总施肥量比常规栽培的 棉花增加10%, 氮、 磷、 钾平衡施用, 基施肥料比重比常规栽培 增加10%, 早施花铃肥, 施肥期比常规棉提早5~7天。 (4) 看苗化调 看苗化调重点是少控轻控。 由于叶枝生长对主 茎中上部有负向反馈调节作用, 跟常规棉相比, 盛蕾初花期化调时 间可推后7天左右, 甲哌用量减半, 中后期强调因苗调控。 上述几项关键技术适于肥水较好的棉田, 同时必须做到各项关 键技术紧密结合。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化调危害棉田的补救措施有哪些? 下一篇:多雨季节如何防止棉花烂铃?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