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脲 (卡死克) 属酰基脲类广谱性杀虫
杀螨剂, 具有触杀和 胃毒作用。 该药主要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 使昆虫不能正常 蜕皮或变态而死。 成虫接触药后, 产的卵即使孵化幼虫也会很快死 亡。 除对鳞翅目害虫有效, 对多种螨类也有良好防治效果。 杀幼、 若螨力强, 对成螨效果差, 但能使雌成螨不育或产卵量少, 所产的 卵不孵化或孵化出的幼螨很快死亡; 在虫螨并发时施药, 有良好的 兼治效果。 氟虫脲杀虫速度慢, 一般施药后10天左右药效才明显 上升, 但药效期长, 对鳞翅目害虫的药效期达15~20天, 对害螨 可达1个月以上。 主要剂型有50克/升可分散液剂。 (1) 蔬菜害虫 防治小菜蛾, 于低龄幼虫盛发期, 用50克/升 可分散液剂1000~2000倍液喷雾。 防治对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产生 抗性的小菜蛾有良好效果。 防治菜 青 虫, 于 低 龄 幼 虫 盛 发 期, 用 50 克/升 可 分 散 液 剂 2000~2500倍液喷雾。 防治甘蓝夜蛾、 斜纹夜蛾等, 于低龄幼虫期, 每亩用50克/升 可分散液剂25~35毫升, 加水40~50升喷雾。 也可每亩用50克/ 升可分散液剂35毫升和5%
氯氰菊酯 (安绿保) 乳油20毫升, 混 匀后配成2000倍液喷施。 防治豆荚螟, 在豇豆、 菜豆等开花盛期, 幼虫孵化初盛期, 每 亩用50克/升可分散液剂50~75毫升, 加水40~60千克喷雾。 在 早晨和傍晚花瓣展开时用药, 隔10天再喷一次, 全期共喷药2次,能有效防止豆荚被害。 防治美洲斑潜蝇、 豌豆潜叶蝇、 番茄斑潜蝇、 菜潜蝇等, 用 50克/升可分散液剂2000倍液喷雾。 防治茄子红蜘蛛、 豆叶螨, 在若螨发生盛期, 平均每叶螨数 2~3头时, 用50克/升可分散液剂1000~2000倍液喷雾。 (2) 果树害虫 防治
柑橘树红蜘蛛、 锈蜘蛛、
苹果树红蜘蛛、 山楂红蜘蛛等, 于卵孵盛期至发生初期, 用50 克/升可分散液剂 660~1000倍液均匀喷雾, 新梢期用药2次, 间隔10~14天。 防治柑橘树潜叶蛾, 于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 用50克/升可 分散液剂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 新稍期用药2次, 间隔10~ 14天。 (3) 棉花害虫 防治棉铃虫和红铃虫, 在幼虫钻蛀之前, 用 50克/升可分散液剂75~100毫升/亩, 对水喷雾。 防治棉 花 红 蜘 蛛, 在 若 螨 盛 发 期, 用 50 克/升 可 分 散 液 剂 1000~1500倍液喷雾。 (4)
茶树害虫 防治茶尺蠖、 茶毛虫、 茶黑毒蛾和茶橙瘿螨, 用50克/升可分散液剂50~75毫升/亩, 加水50~75千克喷雾。 (5) 草地害虫 防治草地蝗虫, 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 每亩用 50克/升可分散液剂8~1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①氟虫脲杀虫杀螨作用较慢, 一般3~5天达到死 亡高峰, 但施药后2~3天, 害虫害螨即停止取食为害, 不能用常 用
农药的观点评价氟虫脲的效果。 ②施药时间应比一般有机磷、 拟 除虫菊酯药剂等
杀虫剂提前2~3天, 掌握在害虫1~3龄幼虫盛发 期施药, 对钻蛀性害虫宜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蛀入作物之前施药, 对害螨宜在幼若螨盛期施药。 ③氟虫脲主要通过触杀和胃毒作用杀 虫杀螨, 喷药时务必均匀周到。 ④为防止抗药性产生, 应与其他农 药交替使用, 一个生长季节最多只能用药2次。 ⑤不要与碱性
农药 如
波尔多液等混用, 但可以间隔开施药, 可先喷氟虫脲治螨, 10 天后再喷
波尔多液治病, 如需要相反的用药则间隔期要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