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识别要点 开始在叶上出现白色至灰白色或黄白色圆形 小病斑, 逐渐扩大, 圆形或近圆形, 边缘带绿色, 中央灰白色至黄白色, 病部稍凹陷变薄, 易于破裂。 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浅灰色霉状物, 病斑直径1~2厘米, 严重时, 病斑融合, 致叶片枯死。 (2) 发病规律 病菌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白斑病流行的气温偏低, 属低温型病害, 5~28℃ 均可发病, 适温11~23℃。 相对湿度高于62%以上易发病, 连续降雨可促进病害流行。 (3)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适期播种, 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 年轮 作。 施足有机肥, 增施磷、
钾肥。 适度浇水, 雨后排水。 及时清除 田间病残体并随之深翻土壤。 ② 种子消毒 用50℃温水浸种10分钟, 或用种子重量0.4% 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③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 可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 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40%多·硫悬浮剂可湿性 粉剂500倍液、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