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可直播或育苗, 直播的豇豆茎叶旺盛而结荚少, 育苗移栽的 结荚多, 通过育苗移栽, 可以抑制营养生长, 使幼苗避开早春低温和 多阴雨的环境, 使幼苗健壮, 发棵快, 提早抽蔓、 分枝、 开花结荚, 早期产量和总产量提高。 (1) 播种时期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育苗, 第一复叶开展前移植, 如用营养钵育苗, 可延迟至具有2~3 片复叶时移栽, 于4月中、 下旬定植。 如果采用温床育苗、 营养钵移 栽、 地膜覆盖栽培, 则可于2月中旬播种, 3月上、 中旬定植。 (2) 苗床 在保护地内建苗床, 高畦, 畦宽1.2米, 长10~15 米。 畦内排放规格为8厘米×8厘米或10厘米×10厘米的塑料钵或 第一章 豇豆 15纸钵。 内装腐熟猪粪渣、 无病虫园土1∶1配制的培养土, 每立方米 培养土可加
复合肥0.5~1千克, 或过磷酸钙5~6千克、
尿素0.5~ 1千克, 或加入磷酸二铵1~2千克、 草木灰4~5千克。 为了增加床 土的透气性, 可以适当掺入一些细炉渣。 将营养钵装好营养土, 紧密 摆放在整平、 踏实的育苗畦内。 为节省开支, 也可用纸袋代替营养 钵。 如果利用营养土育苗, 直接在育苗畦内铺垫10厘米厚的营养土, 播前浇透水, 水渗下去后按10厘米×10厘米规格在畦面上切划方 格。 每亩大田需育苗床40~60平方米。 (3) 播种 播种前要精选种子, 并晒种1~2天。 为利于发芽和 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和虫卵, 要采取高温烫种, 即先把种子放在盆 中, 再另准备两个容器, 一个盛少量90℃ 左右的热水, 另一个盛冷 水 (冷水量应为热水的2倍以上)。 操作时先将热水倒入盛种子的盆 中, 然后再迅速倒入冷水, 并不断搅拌降温, 当温度降至25~30℃ 左右时停止搅拌, 保持水温, 浸泡种子2小时, 沥去多余水分后即可 播种。 由于豇豆的胚根对温度、 湿度比较敏感, 为避免伤根, 一般不 进行催芽。 播种前, 先将营养钵 (或纸袋或营养土等) 内的营养土浇 透, 水渗后, 每钵放3~4粒种子。 盖细土2~3厘米厚, 用手稍稍压 实, 苗床上盖地膜和塑料拱棚, 增温保湿。 (4) 苗 床 管 理 播 种 初 期 苗 床 保 持 较 高 的 温 度, 白 天 25~ 28℃, 夜间20℃。 幼芽拱土后揭去地膜, 再盖0.3厘米厚的过筛消毒细土, 苗床温 度降至白天20~25℃, 夜间15~18℃。 加强光照, 保持每天10~11 小时的充足光照, 空气湿度以 65%~75%为 宜, 土 壤 湿 度 60%~ 70%。 注意防止苗期低温多湿。 苗出齐后要开始通风排湿, 防止幼苗下胚轴过度伸长而发生徒 长, 放风要掌握由小到大的原则, 否则容易造成 “闪苗”, 当白天外 界气温达17℃以上时放大风, 夜间气温15℃ 以上时, 可不覆盖, 苗 期一般不追肥、 不浇水, 但营养钵或纸袋育苗土壤易干燥, 可在中午 前后发生轻度萎蔫时浇透水, 小水勤浇易徒长, 应防止。 定植前3~5天, 除去保护地的各种覆盖物, 使苗进行低温锻炼, 白天不超过20℃, 夜间降到8~12℃。 塑料钵育苗, 在定植前还要浇 一次透水, 以利于脱钵。 经过20~25天的苗期, 此时秧苗第一片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