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形态特征
小菜蛾又叫菜蛾、方块蛾,幼虫叫小青虫、吊死鬼,属于鳞翅目,菜蛾科。成虫是小灰蛾子,体长6~7毫米,翅展12~15毫米。头、胸背面黄白色,腹部黑灰色。翅狭长,缘毛长。前翅前半部灰褐色或淡-色,中央有一纵行的黄白或黄褐色三度曲折的波状纹。翅的后i部色浅。停息时两翅合成屋脊状,黄白部分或黄褐部分合并成3个连串的斜方块。前翅缘毛翘起呈鸡尾状。雌雄虫区别是:雌蛾前翅为淡灰褐色,三度曲折为黄褐白色波状带,腹末节腹面左右分裂。卵长约0.5毫米,椭圆形,扁平,表面光滑。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为黄色。幼虫老熟时体长约10毫米,头部淡黃褐色,体绿色。体两头尖细,中间粗,呈纺锤形。前胸背板有褐色斑点,呈“UU”形排列。
臀足细长,向后伸。蛹体长7毫米左右,初期淡绿色或绿色,孵化前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腹末无臀棘,近肛门处有3对钩刺,末端有小钩4对。蛹外有1薄丝茧,灰白色,茧外可见蛹体。
小菜蛾为害症状
幼虫啃食十字花科蔬菜叶片,初孵幼虫钻入叶片上、下表皮间啃食叶肉,或在叶柄、叶脉内蛀食,形成小隧道。1龄末到2龄初的幼虫从隧道退出,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成透明小斑点,俗称“天窗”。4龄以上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和缺刻。幼虫还有集中为害菜心的习性。受小菜蛾为害的蔬菜质量差。留种菜被害后,影响种子质量。
小菜蛾防治方法与用药要点
1、掌握施药适期,于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前期施药。
2、
虫酰肼(米满)、氟啶脲(抑太保)、氟虫脲(卡死克)、
氟铃脲、苏云金芽孢杆菌(Bt)、小菜蛾颗粒剂病毒(NPV)等作用较缓慢的药剂应在卵孵化高峰期或初孵幼虫期施药。
3、上述药剂(小菜蛾颗粒剂病毒除外)可兼治甜菜夜蛾、菜青虫、斜纹菜蛾等鳞翅目害虫。
4、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避免蔬菜
农药残留中毒。同时,为减少害虫产生抗药性,应尽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