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温大棚内种植韭菜,由于棚内密闭保温,通风不良,很容易造成有害气体的危害;另一方面酸性土壤和高温干旱也可造成危害。其危害的主要症状是韭菜干尖,影响韭菜的产量及商品价值。
1、大棚韭菜干尖症状:韭菜植株发育不整齐,叶细而弱,外侧叶先发生尖枯,而后整叶枯死;叶尖白化枯萎,严重时幼叶枯萎,大棚中有臭味,叶缘周围变白,有的叶片先端产生水浸状斑,以后变成黑褐色而枯死;烧叶,一种是白化型(中部成熟叶,叶尖白枯),另一种是黄化型(靠近外侧老叶叶尖黄化),大多数是两种情况混合发生。
2、大棚韭菜干尖原因:一是由于施肥技术不当,特别是在氮素
化肥(
尿素、硫酸铵或粪肥等)用量较大,或干施(不加水)作追肥时,最易发生气体危害,此外,应用大量的新鲜厩肥作
基肥,也易发生气害。上述
肥料经过分解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气,由于大棚密闭,通风不良,空气中氨的含量达5毫升/升时,韭菜就会受害干尖。如果大棚薄膜上水滴的pH值在5以下,大棚中亚硝酸气体的含量达2.5~3.5毫升/升时,则会发生亚硝酸气体危害,造成干尖。二是棚内湿度急剧变化,从10℃以上降至-3~-2℃,使韭菜叶尖遭受冻害而成水浸状,后白化干枯。三是在土壤酸性条件下,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干尖会因干旱及多肥而加速干尖的发生。特别是距供暖设备较近的韭菜植株,会因高温、干旱而加剧病症。
3、大棚韭菜干尖的防治:一是在不影响保温的前提下,适当进行通风,排除有害气体,调节大棚内的空气。
尤其在低温季节,要防止大棚过分密闭,有条件的可装上换气扇强行通风换气,特别是在追肥以后数天之内,最易发生“气害”,更要注意通风。二是防止施肥量过大(尤其是新鲜厩肥),追肥选用适宜的
化肥,用硫酸铵和
尿素较好,一般不用碳酸氢铵。追肥不宜干施,最好随灌水施肥。三是在酸性土壤中应施用一部分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在供暖设施附近的韭菜在浇水时应适当加大水量。建造大棚时,供暖设施应设计建造在棚的周围和空中,尽量使棚内温度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