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稻绿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2024-05-11 12:12 作者:李先生  

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半翅目

寄主有32科150多种,包括水稻·番茄·马铃薯·卷心菜·卷心菜和豆类蔬菜作物。成虫·若虫吸食汁液,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

成年全绿型[forma typica (Linnaeus)]体长12-16mm,体宽6.0-8.5mm。长椭圆形,绿松石色(越冬成虫呈深红棕色),腹部下侧颜色较浅。头部近三角形,触角5节,基节黄绿色,第3·4·5节末端褐色,复眼黑色,单眼红色。清4节,延伸至后足基节,末端黑色。前胸背板边缘黄白色,侧角圆而微凸,盾片长三角形,基部有3个横排的小白点,末端狭圆,超过盾片中央。腹部。前翅略长于腹部末端。腿绿色,跗节3 节,灰褐色,爪末端黑色。腹部黄绿色或浅绿色,密布黄色斑点。卵杯状,长1.2毫米,宽0.8毫米,初呈黄白色,后呈红棕色,顶部被覆,周边白色,有24-30个环状突起的微孔。一龄若虫体长1.1-1.4mm。腹部和背部中央有呈三角形排列的黑点3个。后期呈黄褐色。胸部有一橙黄色圆斑。靠近中心的两边各有4个黄色斑点,呈梯形排列。二龄若虫长2.0-2.2毫米,黑色,前胸板和中胸板两侧有斑点。三龄若虫体长4.0-4.2毫米,黑色,第一·二腹节背面各有4个长横白点,第三腹节至腹节背板两侧各6个远端节段,中心两侧各4 个。一个对称的白点。四龄若虫体长5.2-7.0毫米,头部有倒“T”字形黑点,翅芽明显。五龄若虫体长7.5-12mm,以绿色为主,触角4条,有眼1只,翅芽达第三腹节,前胸及翅芽上散布黑色斑点,外缘橙红色,腹部边缘呈半圆形红斑,中央亦有红斑,足红褐色,跗骨黑色。

北方地区每年1代,四川·江西每年3代,广东每年4代,少数每年5代。以成虫在杂草·土缝和灌木丛中越冬。卵发育起始温度12.2,若虫起始温度11.6,有效发育积温668/天。卵在寄主叶片上呈块状产生,有规律地排成3-9行,每块产卵60-70粒。 1-2龄若虫成簇,若虫和成虫有假死,成虫有趋光性和趋绿性。

(1)冬季清除田园杂草和地被,消灭部分成虫。

(2) 光诱杀成虫。

(3)成虫·若虫为害期喷洒广谱杀虫剂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红瑞木的栽培管理 下一篇:人参果黑斑病的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