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1 16:09 作者:李先生
新植树木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简述如下:
违反适地适树原则适地适树是植树的基本原则,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树木要适应栽植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污染工矿区地势低洼或高干·背风向·背阴山·建筑物后等)。如果忽视了树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将其种植在不合适的地方,势必会造成种后不见树的后果。当然,人为创造适合某些树木生长的环境是可能的,但必须承认,由于技术和经济的限制,这种创造是有限的。
种植时期不合适。植树宜选在蒸腾作用最小·根系能恢复水分平衡的时期。一般在秋季落叶后,春季发芽前。若在生长期栽植,应选择连续阴雨天或采取相应的遮荫等保护措施,否则不利于树木成活。
苗龄过大或过小。一般苗木矮小,易挖,根部破损率低,营养生长旺盛,再生能力强,移栽修剪后枝条易恢复。但太幼的植株易受外界伤害,抗逆性差,一时难以发挥绿化效果;成熟的树木高大,移植困难,施工复杂,成本高。老树。实践证明,城市绿化植树,落叶乔木一般粗510厘米,常绿乔木粗1.53厘米,花灌木24年生。但不要用幼苗和化肥育苗。幼苗生命力弱,生长缓慢,化肥苗组织嫩弱,抗逆性差。
出土苗木质量差。苗木选好后,挖地时,裸根苗的根径应为干部径的810倍,大的可68倍。用土球育苗的土球直径宜为苗高的1/41/3,花灌木根宽宜为树冠直径的1/3左右,根系和分枝在保留范围内不得破坏,否则会影响植树成活率。
育苗前苗木失水育苗前要注意苗田是否过于干燥。在特别干旱的土地上,虽然有一些幼苗长出来,但枝条已经失水,移植后很难成活。对于小型的·不耐寒的开花灌木尤其如此。
种植地土质较差。城市植树的土壤质量往往较差,或垃圾杂物较多,或有石灰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杂质。需要彻底清除土壤,适当加大树洞的大小。
如果不及时定植,根系会失水,影响成活率。最好边走边种。如需长距离运输,应采取覆盖·喷水·根部浸泥等措施。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种植,应进行假植。个别肉质根树种可适当晒干后再种植。
种植深度不合适。一般以落叶乔木高出原土标510厘米为宜,常绿乔木高出原土标35厘米为宜。栽植过深,根系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烂根。
填土不牢固。填土时,种植土要分层填实,填实。如有大块土块,应将其碾碎后填入坑内,以免根系腾空不吸水,影响成活。
浇水不及时。定植后要及时浇水,浇透水,防止土壤吸回幼苗根部的水分,影响成活。一般定植后24小时内浇一次水,35天浇2次,隔周浇3次。每次浇水后要注意检查树木是否倾斜,栽植土有无裂缝,三水后及时封坑。
有病虫害的苗木育苗前要注意检查是否有病虫害。发生病虫害的苗木生命力弱,抵抗力差,不易成活。
养护管理不当俗话说“三分钟种植,七分钟管理”,种植后的养护管理非常重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做好后期管护工作,尤其是枯水期,一定要注意浇水。但也要注意浇水不能太多,以免根系呼吸不好,雨季要注意排水。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夏季注意防止晒伤,冬季对耐寒性不强的树种做好防寒工作。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