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20:17 作者:李先生
三唑酮又称三唑酮,是一种长效内吸剂,能根除和熏蒸植物病害。对特殊植物的白粉病·白粉病效果好,对人低毒。那么,你知道三唑酮的适用范围吗?你知道如何使用它吗?有哪些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唑酮适用范围
对玉米·高粱锈病·白粉病·黑穗病·黑穗病·玉米圆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三唑酮使用方法
1.小麦黑穗病如小麦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云纹病等。100公斤混有30克活性成分的种子(200克15%可湿性粉剂);对锈病·白粉病·云纹病,发病初期每亩可使用活性成分8.75克(25%乳油35克),严重时可喷洒活性成分15克(25%乳油60克),水75-100公斤。
2.玉米和高粱丝黑穗病控制玉米丝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533克15%可湿性粉剂拌种。高粱丝黑穗病,用15%可湿性粉剂266-400克/100公斤种子拌种。
3.田间喷洒25%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1-2次,温室喷洒2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次。豆锈病初期或再侵染时,可用25%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1-2次。
三唑酮又名粉锈宁·百里通,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三唑类药剂。因白粉病·锈病·黑穗病而闻名,所以有个好名字:“粉休宁”。
三唑酮在中国应用广泛。原药和制剂的生产厂家很多,开发的制剂种类也很多,有15%·20%乳油·8%·10%·12%高渗乳油·12%增效乳油·10%·15%·25%可湿性粉剂·8%高渗可湿性粉剂·15%气雾剂·以及
三唑酮的应用途径很多,如喷茎叶·处理种子·处理土壤等。
三唑酮是一种长效内吸剂,具有预防·根除和熏蒸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从而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
三唑酮注意事项
1.种植蔬菜收获前20天停止施用三唑酮。
3.需要经常轮流施药,不能一直施药或单独施药。
4.用三唑酮处理种子,可能会使种子的出苗时间推迟1-2天,但对出苗后种子的生长没有影响。
5.部分地区作物已经对三唑酮产生抗药性,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6.三唑酮的用量不能随意增加,否则容易造成药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