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 20:14 作者:李先生
灭蝇胺是一种低毒的昆虫生长调节剂,选择性强,主要对双翅目昆虫有活性。所以市面上有很多用户选择灭蝇胺来灭杀斑潜蝇,但具体是什么灭蝇,农民其实并不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多了解一下灭蝇胺。
灭蝇胺是什么?
灭蝇胺又名环丙胺,是一种新型低毒含氮杂环类杀虫剂,是目前对双翅目昆虫防治效果较好的生态农药。根据《食品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较大残留限量》 (GB 2763—2016),嘧霉胺在豇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5mg/kg。
毒蕈碱的防治对象相对集中在“蝇类”害虫上。可用于防治各种斑潜蝇的病害。或者一些单位可用于公共场所灭蝇控蝇,如垃圾桶·厕所·园林绿化等。
灭蝇胺主要防治对象:
灭蝇胺主要用于防治动物厩舍的苍蝇和黄瓜·茄子·四季豆·叶菜·花卉上的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害虫。在美国,毒蕈碱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潜叶蝇·杀灭家禽饲料蝇卵·防治家畜体表绿蝇·杀灭公共场所苍蝇。
灭蝇胺与哪些药复配效果好?
15%灭蝇胺+35%杀虫单
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可诱导害虫幼虫·蛹形态畸形,成虫羽化不完全或被抑制。在正常技术条件下,对美洲斑潜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制剂的用量为35-45g/亩,施用方式为喷雾。应在美洲斑潜蝇卵孵化阶段至幼虫早期使用,喷洒均匀。豆子间隔5天,一季要用一次。注意杀虫单对家蚕的毒性,防止桑叶和蚕具的污染。杀虫剂杀虫单对棉花和一些豆类敏感,所以不能用在这类作物上。可与强酸强碱物质混合使用。
50%灭蝇胺+10%噻虫嗪
灭蝇胺是一种低毒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内吸传导性强,持效期长。噻虫嗪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活性。施药后迅速被吸入并传播到植物各部位,对蚜虫·飞虱·双翅目美洲斑潜蝇·韭菜蛆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黄瓜斑潜蝇,制剂用量为20-26g/亩,施用方法为喷雾。喷水应在黄瓜美洲斑潜蝇幼体发生的早期进行。在旱季和雨季易发生,应加强防治。黄瓜上施药间隔5天,一季两次。
30.3%灭蝇胺+0.7%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和嘧霉胺复配具有胃毒·触杀和良好的渗透性。施药后能迅速渗入植物叶片,有效杀灭潜伏叶引起的害虫,对卵·幼虫·蛹·成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美洲斑潜蝇,制剂用量为19-22毫升/亩,施用方法为喷雾。在美洲斑潜蝇发生初期要均匀喷洒,防止药液飘到其他作物上,防止药害。芸豆上间隔7天,一季要用一次。
由于注意:,不同地方的病·虫·草的发生情况·用药水平以及环境气候都有所不同,本文所采用的技术仅供参考。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