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20:24 作者:李先生
近期天气强冷,农作物易受冻害。那么,对于小麦来说,哪些小麦容易发生冻害呢?冻伤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具体说一下吧。
越冬期小麦易发生冻害的条件
温度:小麦冬季(12月底至次年2月中旬)持续低温造成的小麦冻害或冬季异常天气造成的冻融交替。
播种后,小麦的温度很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冬季开始,然后突然下降,如降雪和降雨。气温下降10左右,达到-10以下,持续2~3天。小麦的幼苗没有经过抗寒锻炼,所以抗冻性差,容易形成初冬(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冻害。
当冬季平均气温连续两个月以上低于常年2以上,且气温在-15~13的天数较多时,冬季易发生长冷冻害。
在越冬期(12月底至次年2月中旬),小麦处于休眠状态,抗寒能力较强。而黄淮海区的小麦具有不停止越冬生长的特点。这个阶段,小麦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长。一旦遇到天气转暖,幼苗又开始生长,抗寒能力相对减弱。当寒流再次下降到-15~-13时,会在冬季造成严重的冻害。
小麦幼苗:冻害小麦的类型有弱苗和壮苗。
麦苗前期生长过快,会导致田间群体大,苗弱,抗病抗逆能力差。越冬期间遇低温,易造成冻害·病虫害,易遭受损失。而且太大的苗群会产生很多无效分蘖,失去养分,不结果,影响产量。
耕地:前期整地质量差的麦田,特别是近年来没有旋耕镇压的麦田和沙地麦田,每年冬季都有冻苗现象。在含水量较差的情况下,也可形成严重的冻害。此外,耕层较浅·作物根系露在地表或播种过深·麦苗生长较弱的地块,容易造成冻害。
品种:不同小麦品种的发育特点差异较大,发育进程有快有慢,冻害程度也不同。小麦品种间的抗冻性和抗寒性差异很大。一般来说,小麦的抗冻性顺序是:1。冬季品种;2.弱春品种;3.春季品种。
越冬冻害特征
冬季冻伤的外部症状很明显。起初,一些或所有的叶子是水渍的,然后逐渐干涸和死亡。叶片的死面积取决于冻害程度,冻害越严重,叶片的干面积越大,这是过去黄淮海域冻害划分的依据。然而,我们的专家也提醒我们的农民不必恐慌。初冬和越冬的冻害一般表现为冻坏部分叶片。即使出现叶尖黄化的症状,只要不是冻害和生长点,也不会对后期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重的影响!
后期如何进行防治
由于麦苗的生长期一般集中在春季,也就是第二年的3·4月份,这个时期气温骤降,即使造成轻微冻害,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农民朋友一定要端正心态,对症下药,生病不要乱看病。相反,他们做了坏事。
第一,压制欣欣向荣的幼苗
现在在抑制旺苗时期,可以在旺苗地撒适量的生石灰,石灰具有吸湿性。它具有改良土壤·防虫等作用。但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好处。它增加土壤中的有效氮(通常在翻土前使用)并增加有机磷的释放。或者,可以喷洒叶面肥。
二。一年后的补救
1.及时施氮肥
在春季二次追肥的基础上,视麦苗生长发育情况,根据麦苗需要,在拔节期或旗鼓期进行适量叶面追肥,促进大穗多粒,增加粒重,力争最大限度减少冻害损失,提高当前小麦产量。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