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小麦吸浆虫防治误区

2024-01-16 23:11 作者:李先生  

小麦吸浆虫是危害小麦生长的一种主要病虫害,小麦吸浆虫在防治方面不可以马虎大意,下面耕种帮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防治小麦吸浆虫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使小麦形成秕粒、空壳,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虽然广大农民对防治吸浆虫比较重视,但有一些农民存在以下误区,影响了防治效果,应引起注意。

防治小麦吸浆虫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成虫期喷药防治,轻虫蛹期撒毒土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每个生长发育阶段,都与小麦的生长发育相一致,即小麦孕穗期,吸浆虫出土化蛹;小麦抽穗期,吸浆虫羽化,小麦灌浆初期;幼虫孵化。防治吸浆虫要坚持虫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的策略,抓好这两个环节,才能提高防治效果。个别农民在虫蛹期不撒毒土防治,单靠成虫期喷药防治,造成羽化的虫子数量多,增加了防治难度。因此耕种帮建议虫蛹期防治非常关键。

误区二:行动拖拉,抓不住防治关键期。小麦吸浆虫防治关键期短,虫蛹期7天左右,成虫期3天左右,这两个环节也是吸浆虫生存薄弱的环节,是防治的时机。植保部门一旦发出虫情预测预报,就要快速行动,一旦拖拉,势必错过防治时机。

误区三:盲目用药,操作不规范。当前撒毒土防治吸浆虫虫蛹的农药品种缺乏,致使农民朋友难以选择,加重了乱用药的现象,防治效果不佳。据试验,当前防治虫蛹期的药剂,以2.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和5%毒死蜱颗粒剂为好。成虫期防治以5%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与敌敌畏吡虫啉混用,既防吸浆虫,又防蚜虫。撒毒土时不要带露水撒施,避免药剂粘在叶子上造成药害,影响药效发挥,同时要将撒在叶子上的毒土弹落在地面,以充分发挥药效。

误区四:喷药用水少,影响药效发挥。喷药防治吸浆虫,麦株稠密,成虫多活动在麦丛中,一定要喷匀打透。有的农户每亩只用一喷雾器药液,惜水惜药,无法喷匀打透,严重影响药效的发挥。使用常规喷雾器每亩用水量宜在45-60公斤。

误区五:只喷药,不检查防治效果。有的农户防治吸浆虫,认为喷了药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检查防治效果。要在喷药后的第二天检查防治效果,如拨开麦垄一眼可见1-2头成虫时,说明防治效果不佳,需立即进行补喷。

以上就是耕种帮为大家介绍的防治小麦吸浆虫容易出现的几个误区,为了能够更好的消灭小麦吸浆虫,大家一定要避免以上的情况出现,希望耕种帮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答者:湖北省广水市-茅怀曼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小麦丛矮病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下一篇:黄花菜叶斑病的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