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秃尖原因及防治

2024-01-15 13:07 作者:李先生  

玉米秃尖和缺粒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因素,减产幅度可达10% ~ 15%甚至更多。现将玉米秃尖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主要原因

1.密度过大导致营养不良。

2.雌穗分化后期的干旱、雨水、日照不足等不利因素造成顶端小花分化不良或退化不育。

3.抽雄前高温干旱导致雌雄花期不遇,导致顶端花丝无法授粉。

4.授粉后期的阴雨天气导致顶端花丝无法授粉,秃顶缺粒。

二。预防措施

1.再施具有氨肥效应的追肥。拔节至抽穗前,即11叶前后,每亩用尿素11 ~ 14公斤作追根肥。同时,每亩施用3公斤尿素作为吐丝期开始时的追肥。

2.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锌肥,叶面喷施2%硫酸锌肥液1 ~ 2次,可减少秃尖和缺粒,增加千粒重。

3.交错阉割和人工授粉。玉米抽穗初期,交错雄穗一般可增产10%以上(3行留在地面边缘,不去雄)。授粉应在吐丝后1-5天内进行。上午8 ~ 11时露水干后,用拉绳或摇动植株的方法进行人工授粉,每两天一次,连续三次。

4.及时排水抗旱。玉米生育中后期如遇阴雨天气,田间持水量超过80%时,需排水防涝,防止玉米早衰。并在抽雄前及时浇水以防干旱,避免“卡脖子旱”。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玉米全株栽培白灵菇技术 下一篇:玉米中后期管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